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666045A(43)申请公布日2020.01.10(21)申请号201911174992.9(22)申请日2019.11.26(71)申请人江苏新迈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21000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振兴大道76号(72)发明人李丹丹王书敏王冬(51)Int.Cl.B21D37/1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57)摘要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设于上模底部的弧面压头,设于下模内的U形模腔;一板材适于水平跨越U形模腔表面;所述弧面压头适于下压板材进入U形模腔,进行弯折动作。板材在弯折过程中卡于弧面压头与U形模腔内侧之间,以减小其弯折反弹,提高了板材的弯折精度和抗反弹能力。CN110666045ACN11066604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设于上模底部的弧面压头,设于下模内的U形模腔;一板材适于水平跨越U形模腔表面;所述弧面压头适于下压板材进入U形模腔,进行弯折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壳、分离设置在下模壳内的两个转模;两个转模的内侧面上相对设置有凹弧面,以使两个转模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U形模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各转模的凹弧面与顶面通过圆弧倒角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各转模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安装在下模壳内;当待弯折工件进入U形模腔时,弧面压头继续下压,以通过板材带动两转模相背转动,即两转模的顶部相互靠近并压迫板材在U形模腔外部收拢,以及两转模的底部相互远离,以使板材在U形模腔内部完成弯折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还包括位于上模顶部的下压驱动机构;所述下压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位于气缸活塞杆端部的顶杆;所述顶杆与上模顶部固定连接,即气缸通过上模带动弧面压头做下压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插接在上模顶部,并通过螺钉固定。2CN110666045A说明书1/4页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背景技术[0003]现有的绞车一般通过各种形状的板材焊接形成。原料板材要经过弯折,形成各种形状,以用在绞车的不同部位。现有的板材弯折工艺,一般是通过圆钢侧面配合弯折工装弯折板材两端,使板材弯折成型,导致板材在弯折成型后会产生反弹,与设计要求存在很大的尺寸误差,很难用于绞车的焊接装配。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以降低弯折反弹。[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设于上模底部的弧面压头,设于下模内的U形模腔;一板材适于水平跨越U形模腔表面;所述弧面压头适于下压板材进入U形模腔,进行弯折动作。[0006]进一步,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壳、分离设置在下模壳内的两个转模;两个转模的内侧面上相对设置有凹弧面,以使两个转模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U形模腔。[0007]进一步,各转模的凹弧面与顶面通过圆弧倒角相连。[0008]进一步,各转模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安装在下模壳内;当待弯折工件进入U形模腔时,弧面压头继续下压,以通过板材带动两转模相背转动,即两转模的顶部相互靠近并压迫板材在U形模腔外部收拢,以及两转模的底部相互远离,以使板材在U形模腔内部完成弯折动作。[0009]进一步,所述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还包括位于上模顶部的下压驱动机构;所述下压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位于气缸活塞杆端部的顶杆;所述顶杆与上模顶部固定连接,即气缸通过上模带动弧面压头做下压运动。[0010]进一步,所述顶杆插接在上模顶部,并通过螺钉固定。[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绞车生产用板材抗反弹弯形模具通过弧面压头下压板材进入U形模腔,进行弯折动作,板材在弯折过程中卡于弧面压头与U形模腔内侧之间,以减小其弯折反弹,提高了板材的弯折精度和抗反弹能力。[0012]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001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