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高校组织文化构建的审视与思考】组织文化的构建层次[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当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高校教育改革必须更加深入和广泛。在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组织文化的构建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已经引起了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高校组织文化的构建对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了广泛的共识组织文化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三者相互渗透有机统一决定着高校组织文化进而促进高校协调发展。[关键词]高校组织文化构建[作者简介]祝木伟(1970-)男山东诸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与管理;李德福(1979-)男山东日照人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与管理;龚成(1973-)男四川巴中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江苏徐州221116)[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22-02高等院校作为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同其他各类组织一样拥有自己强有力的象征即组织文化。一方面高校组织文化的构建有助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组织文化的构建有助于引导组织中的成员奉献和创新。因此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必然将加强对组织文化构建的审视和思考。一、高校组织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和经济手段中最为常用的手段。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管理经验提出组织文化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引入管理中从而使组织文化成为一种管理新潮。区别于“唯理性主义”的传统管理理念组织文化理论将关注点聚集于个人精神追求与价值诉求上以其“非理性倾向”性通过构建组织内部成员一体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即组织文化以突出人的价值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与人类发展的共同进步。在组织文化理论向学校教育管理模式迁移的过程中美国学者塞吉范内(t.j.sergiovanni)在其《卓越的学校领导者》一书中谈到组织文化之于学校是通过培养本校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以及理想等方面内容所制定或形成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办学宗旨。要想使学校的工作达到卓越需要有符号力和文化力的推动最终的意义就在于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综合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把学校的组织文化概括为三个层面即显性的物质层面指各种物质产品和物质设施构成的物质文化包括外部自然环境、学校的规划格局、校园建筑等;隐性的精神层面指沉淀于成员心中的意识和观念等包括学校精神、办学理念、价值观念、校风校训等;此外还有制度层面指组织中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机制包括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组织建设等。三者构成了高校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精神层面是高校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物质层面是基础和载体而制度层面是保障和关键。二、高校组织文化的作用高等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机构有条件接触到最进步的文化和思想学生在这个场所中获取所需的理论知识培养乐观、自强的本体观念。教师群体由于个人品质优异文化素养高理解力、责任心和成功愿望强成为组织文化创造、传播的自然载体。因此学校通过组织文化把学生、教师、学校三个主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促进其发展进而推动学校不断地前进。1.从微观层面上高校组织文化对于学生个人在培养德育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高校组织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的渗透于学校的每一个环节。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校组织文化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价值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及精神。学校的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学术研讨、建筑特色等都渗透着高校组织文化。首先作为学校道德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组织文化通过干预形成高校成员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通过制约指导各种行为活动的方式为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坚持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学习中的“德育首位”原则对德育内涵和德育导向作用有全面的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其次高校教师应注意各学科所蕴涵的丰富道德知识使课堂教学成为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也可通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搭建德育实践平台促使学生诚实、守信、务实、严谨的品格的形成实现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2.从中观层面上高校组织文化为教师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这种有利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制度保障和行为空间、目标信念和价值引导这些都起着深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高校组织文化通过创新目标、规整制度、文化引导丰富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的潜在导向作用和正面激励功能调动师生工作的主动性、学习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