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严善平内容摘要:本研究借用了劳动力市场阶层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利用专项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流动及其决定机制。本文的理论假说如下:第一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包含了外劳和本地居民两大部分但这两部分从业人员所属的市场阶层以及在市场阶层之间的流动状况是不相同的。第二从非正规部门流向正规部门的上升移动会带来工资收入的增加但本地居民和外劳以及外劳中的民工与城镇居民实现流动的机会是不均等的。第三在求职过程中选择什么性质的部门、以何种方式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主要取决于以户籍为代表的制度因素而不是个人的教育水平、工作经历等人力资本。本文的结论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人力资本的利用状况明显改善但由于还存在制度歧视劳动力市场依旧是二元性质的。消灭城市内部的新二元结构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目标。关键词:城市劳动力市场;阶层间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歧视一、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方法(一)本研究的背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就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1990~2004年的14年中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全体的比率从61%下降到25%降低了36个百分点就业人员总数减少3636万人减幅为35%.与之相反同期非国有单位(不包括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净增6323万人扩大了6.6倍大大超过了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速度(55%)占全体的比率也从5%上升至24%[1].在这些统计数据的背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主要进入了非国有单位国有企业的改制导致从业人员的身分变化国有单位的部分职工跳槽到非国有单位等。总之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劳动力的流动化程度提高意味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健全也表明人力资本通过劳动力市场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在不同的单位之间流动不是说只要你有本事你就可以如愿地实现流动。在更换工作单位或职业时个人具有的客观能力和主观意愿固然重要各种外在的制度性因素往往更具有影响力。众所周知在目前的中国社会里你出生何处、是农业户籍还是非农户籍对迁居、择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曾有明文规定严格限制外地民工参与本地某些行业的就业竞争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在较早时期就有研究指出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流动性较高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存在各种制度性歧视外来的民工、非本地的城镇居民、本地居民往往只能进入特定的市场阶层(严善平1997;杜鹰和白南生1998;姚洋2001).严善平(1993;1997)WangFeng和ZuoXuejing(1999)分别对上海、广东的城市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有关分析结果明确指出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即在同一阶层内部的单位之间人员流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在不同的阶层之间人员流动却要少得多尤其是自下而上的上升流动。MengXin和Miller(1995)Meng(2000)严善平(2001;2005b)利用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分别推算了民工和城市居民的人力资本回报率据此指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存有明显的阶层化现象。在南亮进主持的一项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他们对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就业形态、工资差距以及意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认为城市劳动力市场因户籍制度的存在而严重地呈现了阶层化(南亮进和牧野文夫1999).但是与正统的劳动力市场阶层化研究相比有关中国的既往研究在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上均存有明显的不足。根据严善平(2005a)第8章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