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流通配合询价制对IPO抑价程度的实证研究摘要:IPO抑价会提高企业的筹资成本降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加剧市场的波动性。而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对比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新兴的资本市场我国新股发行的抑价水平都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位置。针对此种情况监管部门实施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这其中包括累积投标的询价制研究发现对折价现象有了很大改善2006年全面开展股权分置改革创造了全流通环境那么全流通环境下询价机制是否可以更好改善IPO折价程度?本文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从IPO抑价角度来考察全流通以及询价制的政策配合使用效果。关键词:定价机制询价制全流通IPO抑价一.引言公司首次发行新股(InitialPublicOfferingIPO)的过程中要涉及到包括投资者、发行公司以及承销商三方的利益博弈。主要表现为:如果新股定价过高可能导致新股上市当天就跌破发行价这势必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给券商的声誉以及以后的承销业务带来了风险;反之如果新股的定价过低新股上市的当天收盘价就会显著的高于发行价我们称之为IPO抑价这种情况下公司就要为股票的成功上市发行付出昂贵的隐性成本影响了资本市场的酬资效率同时如果此种抑价状态长期存在在股票的一级市场上长期存在着无风险的超额收益势必引导资金流入一级市场加剧市场的投机因素同时弱化了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国外学者Ibbotoson(1975)Loughran(1994)Ritter(1997)研究发行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全球各国的资本市场上同时国内也有学者陈工孟高宁(2000)、刘力李文德(2000)、宋逢明梁洪昀(2001)等对中国各个时期IPO抑价程度实证研究发行在国内IPO抑价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抑价程度不论是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如英、美等国)还是新兴资本市场(巴西、韩国等)都显著过高。而我国政府为改善这种高抑价的状况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包括2004年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首次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新股发行价格采取询价的方式确定国外理论认为询价机制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不对称杨记军赵昌文(2005)何君光和张宗益(2006)利用我国A股市场数据发现询价机制确实较之以往的定价方式确实可以有效降低IPO的抑价程度但是即便如此我国IPO抑价程度依然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接着积极的推进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在全流通前提下对新股发行开闸从而全流通下第一支股票于中工国际与2006年6月成功发行而在全流通是否会和询价制更好的结合以进一步降低抑价程度呢?本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全流通下询价机制是否对我国IPO抑价现象有进一步改善。二.文献回顾首先从IPO抑价的普遍存在及折价程度角度的研究主要包括:Ibbotson(1975)研究发现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与美国资本时常的各个时期。接着Loughran等(1994)通过研究发现IPO抑价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美国市场还广泛的存在与世界各地。此后还有一些学者如Ljungqvist(1997)Firth(1997)等人的研究均证实首次公开发行中的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与全球各国其研究成果罗列见表一。同时国内外学者陈工孟高宁(2000)、刘力李文德(2000)、宋逢明梁洪昀(2001)、Su(2003)等也对我国各个时期A股IPO抑价程度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见表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IPO抑价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我国而且我国的IPO抑价现象更为严重。表一国外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