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脉——科迪勒拉山脉)后缘由于硅镁层的粘结、拖曳脱离形成岛弧、岛屿(西太平洋诸岛);(5)大西洋、印度洋是在大陆分裂、漂移过程中形成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留。(6)力源:1)赤道突出部分的引力+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向赤道运动;2)月球和太阳的潮汐力--向西运动。大陆漂移的证据1)全球规模的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为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轴部裂隙涌出冷凝成为最新洋壳后形成的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轴部依次向两侧推开海底洋壳的年龄随着与洋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2)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俯冲带又称为消减带;3)大洋岩石圈一面生长、一面消亡不断更新因而洋底基本没有比侏罗纪更老的洋壳岩石地球的总体积或海盆的总容积也基本不变;4)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散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或汇聚带;5)大陆硅镁层驮于地幔对流体之上犹如坐在传送带上一样被移动。海底扩张假说的论证1)地球上层分为弹黏性的岩石圈和黏性软流圈下垫弹黏性中圈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2)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刚性和相对稳定的大小板块;第五章板块构造环境第五章板块构造环境A—稳定大陆;B—早期裂谷;C—洋盆发育;D—俯冲;E—洋盆关闭;F—陆陆碰撞造山;G—山带剥蚀再次稳定一、裂谷概述“裂谷”一词是英国人C.W.格雷格里1894年在研究东非时首先提出的用以表示断裂下陷而形成的“谷”状地形。riftriftvalleyrifting一词使用含义较广、灵活包括:裂谷裂陷拉张拉张断裂等。广义地说裂谷是指大规模的岩石圈拉张、断裂、中间轴部下陷的狭长构造活动带除部分大陆裂谷独立产生外大部分裂谷可以相互连接构成全球裂谷系。主要依据裂谷产生处的地壳结构类型可分为三大类:1)大陆裂谷:变薄的大陆地壳东非、莱茵、贝加尔2)大洋裂谷:洋壳洋中脊轴部3)陆间裂谷(原始大洋):过渡型大洋型地壳红海-亚丁湾二、大陆裂谷的概念大陆裂谷是发育在大陆地壳上的拉张断裂构造活动带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深部构造成因。其中部分属全球裂谷系的一部分可以导致大陆分裂并可能进一步发展成陆间裂谷和不同规模的大洋也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停止发育而成为夭折裂谷。部分裂谷独立产生其中有些是大陆地壳应力调整(如强烈的碰撞作用)产生的张裂带如贝加尔裂谷。1、地貌大陆裂谷在地貌上为线型排列的一系列盆地、谷地、低地、湖泊等也有的呈雁行状或串珠状排列或具明显的分支。一股宽25~65干米长数百至数干干米。往往中央深陷甚至有的成为陆上最低部分如贝加尔湖就低于海平面1000米。裂缘带常表现为陡峻的断崖高约数百米埃塞俄比亚主裂谷和贝加尔裂谷系一些断崖竟高达千米以上。大陆裂谷构造的最大特征是:两侧边界为一对大致平行的、向内倾斜的正断层为主裂谷断层控制裂谷的形态。这种边界断层多是高角度的倾角常达60~65度因此剖面上呈“V”字形。但内部构造一般比较复杂可以是两侧边界断层都发育的对称断陷也可以是只有一侧边界断层发育的不对称断陷或单边断陷同时常被次一级断裂切割成复杂的地堑、半地堑构造。一边倾斜的断块带3、沉积沉积厚度较大(1500-2500m)厚度变化大相变迅速沉积速率大。沉积剖面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细碎屑岩沉积上部为粗碎屑沉积二者之间为不整合所分开。这反映第一阶段地形差异不大火山活动也是分散的呈裂陨式喷发;第二阶段构造活动急剧加强从而形成两侧的山地地形剖面上出现粗碎屑沉积同时火山话动也集中于裂谷盆地中这才代表了裂谷作用阶段。4、岩浆活动多数裂谷岩浆活动强烈(穹隆型)少数较弱(裂陷型)。成分上具双峰式组合特征(基性和酸性为主而缺乏中性的组合如拉斑玄武岩-流纹岩组合)成为鉴定古裂谷产物的重要标志;5、地球物理特征重力:具有显著的负布格重力异常裂谷边界与重力异常的梯度带一致。磁力:以负磁力异常为特征可达-400伽玛。热流:裂谷比相邻地区的热流值高出2—3倍。贝加尔湖谷底的热流值约2.6而相邻的伊尔库次克地台区的热流值仅1.0。在强烈火山活动地区热流值更显著增高。地热的峰值一般在边界断层附近。地震活动:大陆裂谷带是世界上主要的浅源地震带之一空间上地震集中在边界断层附近与负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大休一致。如莱茵地堑北段地震活动集中在东边界断根据美国宇航中心对东非的重力测量资料整个裂谷区内存在大面积区域性负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