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大学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家庭而且还关系到高校、社会、国家的发展和稳定。笔者结合5年的就业工作经验通过与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深入交流与沟通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外在原因1.就业形势严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大学生入学率迅猛增长。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30万2011年增至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将达到699万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社会每年新增的失业劳动力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2.就业岗位供需矛盾首先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长而就业岗位的增幅显然赶不上这一速度。其次由于工作种类、岗位需求等原因部分用人单位要男生不要女生;由于地域等原因部分用人单位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另外一些用人单位不正确的用人观念也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受到歧视和排斥。部分企业往往强调所招聘的员工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优先录用“211工程”“985工程”等知名高校毕业生不愿花时间去培养新员工造成人力资本浪费。3.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部分单位反映学校的部分专业课程无法与单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部分专业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合理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过于陈旧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姚慧文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由于我国高校办学形式单一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学科、专业划分的学历教育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质量和数量上严重不足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具体表现在企业急需技术工人和高级专门人才而高校毕业生相对过剩就业困难。这种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比例不协调的情况造成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1.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根据一项对10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只有13.9%的大学生有清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79%的人只是考虑过但没有明确规划;7.1%的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想过这个问题但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划就业都是跟着感觉走面对机遇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就业高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相悖。大学毕业生普遍期望值较高使得就业选择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结构性就业难。北京农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明北京籍毕业生都希望在京就业其他省市的毕业生有80%希望留在北京就业。调查还显示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0%以上不愿回乡就业。这些都显示出大学毕业生从众就业、不愿到基层择业的就业观念。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把经济待遇和就业地区放在首位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应聘者云集而民营企业、私企、艰苦行业、西部、基层、农村却招不到大学生。依赖思想严重。学院北京籍学生占70%左右其“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在就业过程中这些学生往往依靠家里帮忙落实工作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就业机会更谈不上职业规划。另外他们对工作岗位要求较高在择业中容易出现“等”的现象总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可以选择。创业观念薄弱。2011年5月2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有关创业的政策措施提出多项优惠条件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而现实中大多数毕业生一是缺乏对创业的认识没有创业的意识;二是缺乏资金、项目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不愿创业。3.自身素质不足注重专业课学习创造能力弱。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类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不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只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社会实践能力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很多但多数学生忽视了这一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假期和空闲时间大多交给了上网、玩电子游戏等而疏于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本来就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更少了一项就业的砝码。缺乏就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许多毕业生不能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前期准备不足对各种求职、面试、交谈技巧缺乏了解在面试中容易被淘汰。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大学教育。胡海明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