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德育内容研究论文[摘要]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正确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当前流行的几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社会适应性不强其根源在于它们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德育适应经济与德育适应社会等关系时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由“八个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正是为了克服当前模式的缺点、增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关键词]适应社会;反思;构建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面向社会”为宗旨的德育内容改革已经在高校全面启动。[1]在各种教改方案中“德育须适应社会”的呼声不仅甚为强烈而且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然而综观热闹非凡的德育内容改革许多改革成果是挂“适应社会”之名而露“不适应社会”之实德育内容不能面向并引导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对“适应社会”的把握偏失以及对现有德育内容安排缺少社会适应性的深刻反思恐怕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基于此如何在“适应社会”的正确理解中构建出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使高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德性需求就不仅仅是一种热切的期待更是一种急迫的追求。一、“适应社会”的涵义概括地讲所谓“适应社会”是指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断地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过程。其具体涵义有三:第一从途径来看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在角色扮]中恰当选用顺应或同化的社会互动途径来完成。个体在扮]社会角色时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期待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冲突关系他一般要通过顺应和同化这两种社会互动途径来进行其中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原有的行为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2]。而同化则是指个体“过滤或改变社会现状以推行自身行为模式”[3]。至于何时采用顺应途径什么时候又采用同化途径一切要以“能否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关系”为选择尺度。如果所采用的社会互动途径不仅让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又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社会关系所采用的途径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无视角色扮]的社会适应目的滥用顺应或同化途径如随波逐流、谄媚迎合式的被动顺应社会以及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的强制同化社会并不能带来个体的适应社会。第二从过程来看适应社会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个体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恰当处理虽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的表现但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社会化伴随个体整个一生等客观实际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适应社会不等于进入社会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对社会关系──合适应对社会关系──再面对新的社会关系──再合适应对新的社会关系”的循环不已、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第三从结果来看适应社会的结果是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当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时表明他扮]的社会角色从性质上讲要么是一个反省自身、及时改过而积极顺应社会的向上型角色要么是一个求新祛旧、勇于超越而自觉地正面同化社会的创新型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融入社会抑或通过抢先引领社会来取得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不良的个体来说适应社会者恰恰就是因为占有了这些社会资源他们由此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二、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透过以上对“适应社会”内涵的剖析我们不难理解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下列三种流行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便是其中的代表需要高校对此作出深刻反思。其一是“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深刻影响我国高校德育普遍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科学预制并要求学生予以行为外化推行用考核规范识记和观察行为的办法来检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反映到德育内容的安排上重道德行为规范轻道德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就成为多年难改的积习。无论是打开教材还是走进教室充斥书本的规范堆积与弥漫课堂的规范灌输到处都昭示出规范教育的至上性与心理教育的可有可无。显然高校这种“惟道德规范是育”的做法既是对“道德行为源于道德心理”这一德行发生规律的漠视也是对大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的机械规定其不适应社会之处必然无法掩盖: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没有了对大学生道德感知和道德思维的关注使得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