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转型升级的工业经济论文一、工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一)初步打造了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平台。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家总数居武汉城市圈前列。全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9家。全市168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3.89亿元同比增长17.4%占GDP的比重为11.6%。全市共建成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0个科技企业加速器2个。全市8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院士工作站6家国家纸及纸制品质检中心1家省级研发平台46家市级研发中心111家7家企业参与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孝感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市2013年度完成专利申请165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60件;专利授权9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省第三。(二)初步拥有了转型升级的品牌竞争能力。全市18家企业生产的24项产品认定为省级自主创新产品。全市2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60多家企业的107种产品在全国有一定市场和知名度。其中中国驰名商标7个湖北著名商标93个湖北名牌产品49个。主导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钢丝绳系列产品、重型平板车、竹纤维布料、光学仪器、电子真空开关管、动平衡试验机、曲轴磨床、塑料薄膜、童车、粮食机械、智能机器人等30多种产品在国内和中部地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形成了一批“中国之最”和“中部地区之最”。(三)初步明确了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首先是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盐磷化工、装备制造、纸塑包装等新的五大支柱产业其中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盐磷化工三个产业的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二百亿元。其次是加快发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确定的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类新兴产业中我市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主要有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五个产业。截至目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规模企业15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分别占规模企业的14.25%和2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3家居全省第四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第三是稳步推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湖北和天下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初见成效已形成产业雏形。二、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够平衡。孝感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约5.3%。企业规模偏小规上企业1052家企业平均增加值5500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00多万元仅为黄石的一半。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没有一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30亿元。区域发展呈南强北弱市本级龙头地位尚未形成。(二)产业层次不高核心竟争力不强。传统工业占整个工业的90%以上。五大支柱产业中的前三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盐磷化工全部为资源型和劳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三)信息化起步较晚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不够。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层次较低信息产业低端产品较多核心技术产品较少信息化在工业经济领域应用推广不够。(四)核心生产要素供应偏紧难以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保障能力还十分有限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企业直接融资步伐不快传统产业和大量的小微企业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土地的供应也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中部城市生产要素的保障与经济的发展存在缺口是正常的并将较长时期地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缩小缺口一方面要靠不断提高要素的保障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和获得支持的能力同时减少对生产要素的过大需求和过份依赖。上述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孝感市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与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把工业结构调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正确处理好扩大总量和转型升级的关系既要重视总量的扩张又要兼顾结构优化和升级提质坚持在扩大经济总量中进行调整在转型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推进孝感第三次创业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做贡献。三、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从资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