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在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探究[摘要]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在儿童1型糖尿病(T1DM)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A组)法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A组)法;并选择同期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T1DM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CSⅡ法(CSⅡB组)与MSⅡ法(MSⅡB组)。结果CSⅡA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24h尿糖达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MSⅡ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儿童;1型糖尿病;胰岛素;皮下注射[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5(a)-0121-02儿童1型糖尿病(T1DM)为儿童内分泌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如发现、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导致严重后果[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应用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并降低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2]。为研究胰岛素最佳给药方法该文针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在儿童1型糖尿病(T1DM)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选择该院2011年―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该院2011―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满足WHO制定的T1DW诊断标准[3]。其中54例男46例女年龄0.73~14.52岁平均(8.60±3.92)岁。随机将其分成CSⅡA组(52例)与MSⅡ组(48例);并选取同期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0.88~15.92岁平均(8.02±4.06)岁。随机将其分成CSⅡB组(43例)与MSⅡB组(34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1.2方法1.2.1CSⅡ组主要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胰岛素诺和灵R放置到罗氏RONVMinimed或者美敦力Minimed胰岛素泵内经导管和埋置针头相连接于皮下根据患儿个体需求确定胰岛素剂量24h均匀、缓慢的对皮下输入胰岛素。对胰岛素基础率进行设定基础率为每日胰岛素总量50%将每小时所输入的胰岛素量计算出;其余的50%胰岛素于每日三餐前追加。1.2.2MSⅡ组主要应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在三餐前与睡前应用诺和灵N和诺和灵R进行皮下注射。1.3观察指标在每日三餐前与睡前均应用微量血糖仪对各组患儿的末梢血糖进行检测。1.4统计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本组数据对所有数据均实施正态性检验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2结果2.1T1DM组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疗效对比CSⅡA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值、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24h尿糖达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MSⅡA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2.2DKA组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疗效对比CSⅡB组DKA纠正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值、低血糖次数、酮体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改善均优于MSⅡB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3讨论流行病学调查[4]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达到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到50.1%。目前临床治疗儿童T1DM的积极、有效疗法为胰岛素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近年来随着胰岛素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胰岛素给药途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多种组合方式。其中胰岛素强化治疗法为控制儿童T1DM血糖的一种理想疗法可快速控制高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大量研究[5]显示胰岛素泵强化疗法在儿童糖尿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T1DW。胰岛素泵为一种新型治疗形式主要通过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应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注装置为机体全天性、连续性输注基础胰岛素进而使处于基础状态的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与此同时患儿进餐前为其输入一定负荷量可避免餐后高血糖;餐时大剂量应用可较好控制患者24h血糖。为患者输注的基础胰岛素量、选择剂量以及餐前大剂量剂型等要严格根据患者饮食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和确定旨在能够起到较好的控制餐后血糖水平的作用[6]。该研究对T1DM患儿与DKA分别应用CSⅡ法与MSⅡ法给药结果显示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