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467691A(43)申请公布日2018.08.31(21)申请号201810333476.5(22)申请日2018.04.13(71)申请人河源轩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联新村第三栋厂房(轩朗产业园)(72)发明人华路宋宁李欣张洁君(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代理人舒丁(51)Int.Cl.C09J7/38(2018.01)C09J167/06(2006.01)C09J11/08(2006.01)C09J11/06(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双面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双面UV减粘膜包括第一有机硅离型膜层、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柔性基材层、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及第二有机硅离型膜层。该减粘膜的制备方法为采用狭缝涂布技术将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分别均匀涂布在柔性基材的两侧面;将第一有机硅离型膜贴覆在上述膜上,形成双面UV减粘膜。上述的双面UV减粘膜通过在柔性基材的两面分别设有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丙烯酸胶黏剂层易粘贴,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经紫外光照射后由原来的高粘降低至低粘,使减粘膜易从材料表面剥离,不残留气泡,大大地提高产品良率。CN108467691ACN108467691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双面UV减粘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第一有机硅离型膜层、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柔性基材层、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及第二有机硅离型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硅离型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有机硅离型膜层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经紫外光照射后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经紫外光照射后的粘接力;所述第一有机硅离型膜层的离型力克重小于所述第二有机硅离型膜层的离型力克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材层的材料为PET、PP、PC、PVC、TAC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硅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μm~100μm;所述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的厚度为25μm~100μm;所述柔性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250μm;所述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5μm~100μm;所述第二有机硅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μm~100μm。6.一种双面UV减粘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柔性基材、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及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采用狭缝涂布技术将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分别均匀涂布在柔性基材的两侧面,形成膜一;提供第一有机硅离型膜及第二有机硅离型膜,将第一有机硅离型膜贴覆在膜一涂布有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的一面,将第二有机硅离型膜贴覆在膜一涂布有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的一面,形成双面UV减粘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殊性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CN108467691A权利要求书2/2页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紫外失粘丙烯酸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UV减粘膜的20~50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特殊性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第二紫外光固化环氧改性丙烯酸聚酯树脂第二增粘树脂2~10份;第二助剂2~10份;第二树脂溶剂25~50份。3CN108467691A说明书1/8页双面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玻璃镀膜生产加工的双面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金属板、塑料板材、触摸屏、多层陶瓷薄膜、晶圆及玻璃等材料的镀膜过程中,材料的表面容易受到接触性污染或者磨痕划伤,所以通常采用保护膜覆盖在材料的表面,使其免受损伤和污染。在镀膜过程结束后,保护膜会被人工或者机器人剥离移除。在传统技术中,保护膜平面光滑,在机器自动粘贴时保护膜容易有残留的空气,没有被完全排出,而留在被保护材料之间从而产生气泡,致使保护膜无法完美地贴平,影响产品质量;此外,保护膜撕离后,形成气泡的地方留有气泡印,时间久了还可能有残胶的现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