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759483A(43)申请公布日2020.02.07(21)申请号201911162998.4(22)申请日2019.11.22(71)申请人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地址401220重庆市北部新区黄山大道杨柳路2号(72)发明人雷晓玲魏泽军牛佳伟杜安珂(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40代理人谭春艳(51)Int.Cl.C02F3/32(2006.01)C02F3/34(2006.01)E03F1/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填料改良土壤层、砂滤层、土工布层和砾石层,所述填料改良土壤层上方设置有蓄水区,所述砾石层的底部设置有透水管,所述填料改良土壤层由就地取材的土壤和与蛭石或沸石组成,所述土壤与蛭石或沸石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30%-40%。本发明的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利用沸石和蛭石填料改良土壤作为填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具有防治土壤板结,提升生物滞留带调蓄功能的作用,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取材容易,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CN110759483ACN11075948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填料改良土壤层、砂滤层、土工布层和砾石层,所述填料改良土壤层上方设置有蓄水区,所述砾石层的底部设置有透水管,所述填料改良土壤层由就地取材的土壤和与蛭石或沸石组成,所述土壤与蛭石或沸石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3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区的深度为100-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改良土壤层的厚度为300-700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层的砂的粒径为1-2mm,厚度为100mm-3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250-300mm,砾石的粒径为3-6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管径为100-15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或沸石的粒径为2-6mm。2CN110759483A说明书1/3页一种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属于市政设施领域。背景技术[0002]生物滞留设施作为海绵型道路建设的常用技术,在削减面源污染、缓解热岛效应、调节雨洪、涵养地下水、改善周边环境、增加景观观赏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省能源消耗等方面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其构造形式多样、应用广泛、建设费用低且运行维护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0003]修建在道路旁的生物滞留系统主要通过调蓄层、种植土层、填料改良土壤层、排水层等调蓄净化径流雨水,净化后的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或通过系统底部的穿孔收集管输送到市政系统或后续处理设施。[0004]现有的生物滞留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土壤容易出现板结,导致其渗水率变差,不能很好的起到蓄水透水的功能,生物滞留带对雨水的处理能力降低,甚至导致路面雨水径流,后期需要对土壤进行治理,维护成本高。[0005]重庆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的16个试点城市之一,独特的山水特征和地形地貌具有典型的山地城市特点,具有暴雨强度大、雨峰靠前,雨型急促的降雨特征,有别于其他平原城市。而利用重庆本地的土壤制成的现有的生物滞留系统,由于土壤的渗透速率慢(6.91×10-5m/s)左右,不能满足急促的雨流的处理负荷。尤其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土壤出现板结,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0006]因此有必要根据重庆的降雨特征及地表径流污染特性,针对性的研究适用于重庆等山地城市的生物滞留系统。发明内容[000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提升生物滞留带调蓄功能,防止土壤板结,雨水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适合山地城市急促的雨流的处理。[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填料改良土壤层、砂滤层、土工布层和砾石层,所述填料改良土壤层上方设置有蓄水区,所述砾石层的底部设置有透水管,所述填料改良土壤层由就地取材的土壤和与蛭石或沸石组成,所述土壤与蛭石或沸石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30%-40%。[0009]本发明的作用原理为通过植物、微生物、土壤和填料的生物、化学及物理作用,生物滞留带可以有效的吸附转化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