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巧用课堂生成演绎精彩课堂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总是孕育着许多非预期性的因素.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或是小组讨论所得的结果或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的疑问等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这时教师往往感觉难以应对一来担心在课堂上出现科学性错误;二来担心耽误了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暂时回避(留作课后讨论)要么生硬地将学生的思路拉回“预定轨道”.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讨论是“假讨论”课堂上的探究是“假探究”从而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变得不愿想、不愿说、不愿做.有一个发生在公开课教学中的真实案例:课堂上教师在讲完“负负得正”的法则后让学生计算(-3)×(-4)=?学生甲回答是9教师直接让他坐下;另一位学生乙回答是12教师请学生乙说出算法依据.下课后一位听课的教研员与学生甲交流才让学生甲有机会讲出自己的思考:在数轴上站在-3这个点上因为是乘以-4所以要沿着数轴向反方向――右方移4次每次移动3格结果是9.对于这个案例有不少文章已进行了讨论不少文章从数学角度来分析解决学生甲发生的错误而这则案例却引发了笔者对课堂生成方面的一些思考.一、把握课堂中的“意外”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只有卸下心理上的包袱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来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学生的思维偏离教师的“预设轨道”时教师如能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则往往能成为教学过程中闪亮的环节.二、点拨课堂中的“错误”生成化课堂生成为一次新的学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其实是孩子们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我们常常敬佩盲人凭借一根木棒探路的本领我想这恰恰是盲人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无奈的苦苦修炼其非凡的力量是为了生活而逼出来的是无数次失败叠加成的.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学生在教师面面俱到、点滴不漏、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下一帆风顺地朝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前进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一时比较容易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但长此以往只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作为高明的教师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加以巧妙运用则可以将这些错误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在上面的案例中这位学生在老师讲了教材上写的“负负得正、绝对值相乘”的法则后竟然敢于用一个不同的算法来计算这种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正是我们在当今教育中提倡并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实践、用心培养的.从该生所得的结果看是违背了“负负得正、绝对值相乘”的法则从该生的计算方法看计算错误的真正原因还是没有理解“负负得正”的道理.在数轴上规定向右运动为正那么(-3)×(-4)中的-3代表的不是表示-3的点而是表示从原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乘-4就是从原点(而不是-3在数轴上的点)向反方向(右)运动四次共十二个单位.第一个负号代表向左运动第二个负号表示沿相反方向运动而运动的起点是原点.这不正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困惑、教学的重难点之处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回避学生的错误算法而应该引导全体学生讨论这个错误的算法然后点化其错误之处让该生的错误算法成为帮助全体学生理解“负负得正”的有益素材转化为全体学生的一次新的学习.锁定“错误”的目的是为了放大生成不仅解决了所生成的问题还让学生在思辩、修正和提升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广泛的活动经验使学习过程充满着激情与活力.三、直面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冷静处理化尴尬为精彩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在新课程条件下课堂是开放的、是生成的.要想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智慧.在一次练习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则∠A与∠1+∠2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试着找出来并说明理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给出两个特殊化的条件:①∠B=50°∠C=70°;②∠B=40°∠C=60°.学生很快求出了∠A以及∠1+∠2的度数并且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2=2∠A.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学生给出了答案.正当我准备为本题做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