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教学研究摘要: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形成了大量的教学前概念对一些科学问题和科学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理解而这些已有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在对新问题的科学解释成为最大的障碍从而影响新概念的学习并且可能成为新的错误概念产生的原因。笔者以《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课例研究为载体对基于前概念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笔者的教学从原生态的无体验、混沌体验到有形体验再到有效体验一步步深入最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关键词:前概念;教学策略;教师;学生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85科学课程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课来源于生活许多知识都是学生在生活当中看到过、听到过都是有感知的特别是初中科学。经过小学的几年学习学生对于一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在初中科学课教学中鉴于学生进入课堂前或多或少、或正确或错误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前科学知识、非科学知识)这一事实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基于学生的前概念来进行科学教学笔者在现实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最初的教学设计《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是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教材预期的目标为: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了解什么是磁化;4.通过实验观察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培养抽象与概括能力;5.激发和培养爱国情操和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在起初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重点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下面就是笔者最初的教学设计:1.导入(1)观看“司南”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入话题对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设问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因为磁铁引入课题2.新课教学实验一:让学生将磁铁与铁块、木头、塑料、铝块和铜块接近观察能被吸引的物质有哪些?将铁屑平铺在纸上用条形磁铁平放在铁屑上拿起来观察有什么结果?让学生观察静止的小磁针两端的指向。(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后得到磁性和磁极的概念)实验二:让学生将磁铁的一极靠近小磁针的一端观察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将磁铁换一极靠近小磁针的同一端又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现象让学生思考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对该规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活动一: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n段后)每一小段磁体上是否都有N极和S极?学生预测――设计实验――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本活动巩固磁性、磁极、磁体间相互作用的概念)实验三:在铁屑盒的上方固定一根软铁棒把一根条形磁铁靠近软铁棒上方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把条形磁铁拿开又发现什么现象?学生实验――发现问题――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磁化现象)活动二:磁化后的铁棒有几个磁极且S极、N极的分布是怎么样的?学生预测――设计实验――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本活动巩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3.小结说说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有关磁的哪些概念及性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巩固本课学习为下节课学习奠定基础)《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学实录片段为了仔细研究自己的教学笔者就《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教学设计开展了教学实践并请备课组内教师进行了课堂录像以下是教学的一个片段:师:让磁铁分别去接近铁块、木头、塑料、铝块和铜块能被吸引的物质是什么?生:(学生动手活动)师:哪些物质能被吸引?生:铁块。师:将铁屑平铺在白纸上将条形磁铁平放在铁屑上然后拿起来观察有什么发现?生:(积极地进行操作)生:两端吸引的铁屑多中间几乎没有师:这说明了磁铁有什么性质?生:能吸引铁生:两端吸引力大师: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叫磁极。师:将小磁针静止放在离磁体较远的地方观察静止时的两极指向生:迅速活动、热情很高生:红的指北白的指南师:科学上把指北的一极命名为北极(N极)(通常涂成红色)把指南的一极命名为南极(S极)(通常涂成白色)师:将磁铁的一极靠近小磁针的一端观察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将磁铁换一极靠近小磁针的同一端又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现象让学生思考能得到什么结论?生:参与热情很高纷纷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