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是否能够早日实现教育的信息化。面对迎面而来的信息时代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在探究的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脱影而出。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来谈谈一些看法。关键词:任务驱动;任务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342-01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鼓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二、如何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提高和激励学生前进。因而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以下方面:1、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2、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3、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三、如何来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总是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分析任务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稳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在学习最初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3、探索研究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相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齐。任务时候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尽管我们已经把问题讨论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