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能力目标的创新实践类课程教学实践摘要:创新能力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形式多样化的实践类教学活动是实现创新的基本途径。基于我校渐进式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针对第一层次的创新实践类选修课程设计了创新课堂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师在创新课堂的引领与调控作用设计并实现教学示范系统确定了创新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创新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法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561引言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创新是指“创造”和“发现”新事物即“Creation”和“Invention”创新能力基于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在实践中对知识的拓展和升华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许多高校学者如马珩结合激励理论探讨了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如何激励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赵文博研究了高校课堂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学艺术。自2010年我校也相继推出了系列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并建立了渐进式的创新能力实践平台。经过多年的创新课程教学实践课题组探索并尝试了许多教学思路和方法形成了较成熟的一套创新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2高校课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学习与创新紧密结合创新的基础是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成果。2.1第一课堂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课堂教育不仅仅是从教材到课件再到笔记本的转录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学生独自一人无法完成的学习过程。传统的课堂授课让学生记忆的太多并没有激发学生的思考。创新课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大学第一课堂是大学生夯实学科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各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的第一阵地。为此在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中必须注意尽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做到少而精以学生够用、实用、会用为原则进行统筹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既要为理论性课程找到教学载体又要为实践性教学寻求理论依据。在课程教学中也要贯穿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契合的教学内容、授课课时及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到扎实的、实用的基础知识。学生对所处领域的知识体系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对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知识性的判断。2.2第二课堂拓展知识的应用创新能力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大学的第二课堂――实践类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主动意识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现新知识提升创新能力的最佳阵地。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获得知识的最佳过程是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世界或人生的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从“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到“创新创业”等概念的提出无一不是在强调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创造新知识的必要性。因此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活动依托于某个专业基础知识背景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如选修跨学科课程、实践课堂、实践项目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激发活跃的灵感和创新意识。2.3渐进多样式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除各专业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外我校面向所有专业推出了三个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从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创新能力训练的强度逐步加强。第一层次为创新选修课强调“老师带学生学”。通过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创新系列活动的兴趣训练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第二层次为创新实验项目强调“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是由教师结合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实验项目开发、学科竞赛等提出明确的实验任务及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不同的实验路线、方法自主设计确定实验方案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进行自主实验操作以达到预期目标并自主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第三层次是创新训练项目强调学生自主命题解决教师辅助是指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3创新课堂的教学流程与教师角色定位3.1融合CDIO理念的教学流程设计传统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包括要点回顾、新知识概述、原理解释、案例讲解、课后巩固几个环节。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仅仅是从教师的课件转录到了学生的笔记本并未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联系起来。而近些年的高等教育改革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学习活动常用的形式渚如个人陈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