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文学课教学探析许建霞摘要:在通识教育的视域下高校文学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本文首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高校文学教育在当下面临的困境指出当代人文生态环境恶化学生学习方法有误互联网也对文学教学形成不利影响。最后笔者对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如何优化高校文学课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文学课;教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近年来高校教育形态深受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文学课能够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属于通识教育所强调的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在当前的环境下使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指导高校文学课教学能够突出文学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本文中笔者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对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文学课教学做了简要的探讨期望能够为高校文学课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一、通识教育概述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16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第一次将它同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其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产生兴趣通识教育的理念对今天大学的课程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推行了分类必修课的制度分类必修课包括文学、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从中可以看出文学类课程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近些年来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中国的注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通过对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大学生的思想层次和审美能力都会提高。经典文本的阅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独立的人格这对于个人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文学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文学教育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文学教育在通识教育方面的作用。二、高校文学教学在当下面临的困境(一)人文生態环境恶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文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为了拓宽就业门路大学生在学习中偏向于实用性强的学科即使在专业之外学生也倾向于选择学习其他实用技能。文学课程具有非功利性文学教育在就业方面的优势不明显因此而日益受到学生冷落。另外当今世界快速变化人文学科自身的传统性也使得学生容易感到隔膜。文学教育中需要学习许多经典文本许多学生感到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与己无关对文学学习缺乏兴趣。(二)学生学习方法有误因为长期接受中学的应试教育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然沿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许多学生对文学的理解仅仅限于内容大意或像中学时期那样机械地分析文本难以深刻地体会文本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启迪。大学生对阅读重视程度不足许多大学生都呈现出阅读量匮乏的状态。大学生们普遍不善于阅读然而文学课涉及到许多名家作品一些学生面对这样的课程感到无所适从。(三)网络时代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个人的学习渠道被大大拓宽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学生不再重视由大学提供的文学学习套餐。然而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并不能代替正规的、体系化的大学文学教育。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等方式能够快速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因此易于出现忽视课堂学习的情况。当学生想要了解文学知识时往往求助于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可以搜索到大量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求知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都会受到影响[2]。三、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文学课教学探析(一)选择经典文本因为课时有限文学类课程应当大量减少文学史的讲解。对于非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文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以及通过阅读提高思想深度因此文学类课程应当对文学名著进行精选可以设置几个维度来精选文学名著例如美学价值、思想价值、社会价值等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3]。文学名著的精选要覆盖古今、兼顾中西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美。在学习要求上不必过多地要求学生记忆文学常识掌握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对作品艺术形式的审美鉴赏力。大学阶段所学习的经典文本在学生的中小学阶段就出现过因此教师要在新的高度上解释这些作品让大学生形成对经典文本的再认识。经典文本在文学课程体系中居于中心性、权威性的地位能够对文学课程的教学起到纲领性的作用可以为文学教学指出一条脉络来。高校文学课应当体现出经典文本教学的线索可以鼓励学生写作读书报告并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二)使用设问引导教学问题驱动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授文学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预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例如在关于鲁迅的教学中教学一般按照“生平与思想历程——小说创作——杂文创作——《野草》等散文创作”的流程进行这几乎已经成为了讲授鲁迅的范式。这样的教学设计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