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8.2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图中a、b、c、d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答案:B2.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能表示运动周期T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图象的是()答案:D3.图为云室中某粒子穿过铅板P前后的轨迹(粒子穿过铅板后电荷量、质量不变)室中匀强磁场的方向与轨道所在平面垂直(图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由此可知此粒子()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答案:A4.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分别以相同速度沿与x轴成30°角从原点射入磁场则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A.1︰2B.2︰1C.1︰eq\r(3)D.1︰1答案:B5.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沿着相同的方向对准圆心O射入匀强磁场又都从该磁场中射出这些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有的较长有的较短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带电粒子()A.速率一定越小B.速率一定越大C.在磁场中通过的路程越长D.在磁场中的周期一定越大答案:A6.某一空间充满垂直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其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规定B>0时磁场的方向穿出纸面。现有一电荷量为q=5π×10-7C、质量为m=5×10-10kg的带电粒子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沿垂直磁场方向开始运动不计重力则磁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内带电粒子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的比值是()A.1B.eq\f(12)C.eq\f(2\r(2)π)D.eq\f(\r(2)π)答案:C7.如图所示在一矩形区域内不加磁场时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垂直左边界射入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t。若加上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带电粒子仍以原来的初速度入射粒子飞出磁场时偏离原方向60°。利用以上数据可求出下列物理量中的()A.带电粒子的比荷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C.带电粒子的初速度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答案:AB8.如图所示宽d=4cm的有界匀强磁场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现有一群正粒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率沿纸面不同方向进入磁场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r=10cm则()A.右边界:-8cm<y<8cm有粒子射出B.右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C.左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D.左边界:0<y<16cm有粒子射出答案:AD9.如图所示为一个有界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离子以某一速率v垂直磁场方向从O点进入磁场区域电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边界夹角为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θ一定速度v越大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与速度v有关与θ角大小无关C.若速度v一定θ越大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与角度θ有关与速度v无关答案:CD10.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其圆心O'的坐标为(2a0)与x轴交点为M、N该区域内无磁场;在y轴和直线x=3a之间的其他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某点以与y轴正向的夹角为60°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粒子不经过圆形区域就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eq\f(2qBam)B.若粒子不经过圆形区域就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eq\f(3qBam)C.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eq\f(πm3qB)且粒子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eq\f(3qBa2m)D.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eq\f(π3qB)且粒子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eq\f(\r(3)qBa2m)答案:AC11.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一坐标系xOy直线O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第一象限内有两个大小不同、方向都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直线OP是它们的边界OP上方区域Ⅰ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O点沿与OP成30°角的方向垂直于磁场进入区域Ⅰ质子先后通过磁场区域Ⅰ和Ⅱ后恰好垂直打在x轴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试求:(1)区域Ⅱ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2)Q点的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