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课程改革探索[摘要]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不仅是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提出的还将进一步促进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做到:时政教育常态化巧用争议问题启发理性精神以高中教材为依托逐步深化法治意识以活动课堂拓展公共参与途径。[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4602在高中教育中政治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后续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政治教学依旧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为了改变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高中政治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问题。一、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相关概述简单来说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指的是通过政治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形成的核心素养其中既涉及自我意识、国家情感和法律精神的培养又涉及公民意识、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高中政治教师除了要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还要了解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学科的作用。第一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相对特殊。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以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不仅在价值观念、思维规范方面相对特殊而且在表达途径、行为模式方面也相对特殊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核心素养的关系上。政治认同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目标高中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认同素养是首位的这也是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第二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有效拓展。每个课程的核心素养既具有自身特殊性又与其他课程的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联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政治课程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在积极地延伸拓展。在此过程中政治课程会接触到很多其他课程并产生一定的联系。为了更好地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融合政治课程会做出相应的改变。培养理性精神、法律意识不仅是政治学科的要求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公共性的人文素养。第三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具有可操作性。高中政治学科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培养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公共参与是四个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律意识的行为体现。具体来说一方面政治课程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有效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之成为提高自身良好品质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政治课程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业评价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实施科学考评一来加深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了解二来提高对教学实际效用的认识。因此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不仅是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提出的还将进一步促进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发展。二、对于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1.时政教育常态化既然政治认同素养在四个核心素养中居于首要位置那么教师就必须思考如何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由于政治认同的实现需要知、情、意、信、行等要素协同发生作用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简单地认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靠政治生活这本教材就足够了是不可取的。时事政治与政治生活教材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时事政治就是指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内国际政治大事是概括性比较强的、从大局出发的事件。它通过丰富多彩的事件传递政治生活教材中一般性的知识。相比较提炼概括后的一般性知识丰富多彩的具体事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这对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时政教育如何常态化?时政教育常态化的实现必须依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因此要将时事政治有效融入高中政治课堂。1.课前播放5分钟新闻小视频。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操作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新闻内容和课堂内容契合度不高甚至没联系。因此教师在选取新闻时不仅要坚持时政新闻的方向性、重大性、时效性等一般性原则更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课程内容对新闻进行筛选巧妙地将时政新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另外也可以选取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如《将改革进行到底》《辉煌中国》等纪录片由于拍摄时间较长教师可以将其分成小视频每节课播放也可以选择和这节课密切相关的内容播放。2.将时政新闻作为教学的背景素材。在课堂上播放时政新闻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落实了时政教育。例如播放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的视频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这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2.巧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