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学习总结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变革原因内容结果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采取保护富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1)内容: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化。(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3)作用: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开始腾飞成就举世瞩目。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1)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迈向21世纪。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内容: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推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7.实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意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城乡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典例分析(2019·全国卷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二抓关键:抓住“1953年”和“邀请函”以及图片中的矿山这些信息联系“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与材料时间“1953年”不符故A项错误排除B项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开采矿产“开始”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排除单靠“死”记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