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蒸汽供热系统的热能回收利用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对加气砖、管桩等建筑制品的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高温废汽、高温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从而实现热力系统用汽数量和质量上的平衡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行业背景蒸压釜是大型容器设备用于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混凝土管桩等建筑制品的蒸压养护经过蒸养使制品获得高强度。加气砖、管桩在蒸压釜蒸压养护的过程当中需要通入大量饱和水蒸汽一个蒸养过程结束后特别大一部分蒸汽在蒸养的过程当中转化为高温冷凝热水这些热水的温度高达90℃甚至更高;并且釜中剩余蒸汽还需排空后产品才能出釜。目前大多数企业对高温冷凝热水和蒸汽的热能回收很少有系统做起来多数是用简单的处理方式和简陋的设备回收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热量都浪费了。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1.釜内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首先会使大气温度升高污染环境噪音特别大热能直接损失1.2.刚从设备出来的凝结水温度较高直接排放热量损失大凝结水也直接损失掉了导致锅炉的补水量增大软水成本增加;地沟会有二次蒸汽冒出噪音大水蒸汽也会使周围环境空气的湿度增加会加重周围设备、管道及设备支架的腐蚀。凝结水的价值=原水成本+软化(脱盐)成本+除氧成本+热量价值1.3.这两者都是特别大的热能浪费充分利用这些热量损失是提高蒸汽供热系统热效率是企业节能、节水必须重视的环节。2.本文主要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述两种方案进行节水节能。2.1.蒸养结束后釜中饱和蒸汽的利用釜与釜之间的倒汽方案操作说明(举例说明)当1#蒸压釜蒸养完毕关闭d1e1、s1、r2阀打开r1、m1、n、f、e2、s2其余阀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定开、关将1#釜内废汽通入待蒸养的2#蒸压釜。当两釜间达到压力平衡后关掉r1、n、m1、n、f、e2打开a、c、d2阀进行正常进汽(锅炉给汽)。1#蒸压釜内剩余汽体可以通入汽水交换器加热锅炉给水箱软水;或通入蒸压室提高蒸养室温度;通入生活区用于加热洗澡水或供暖等。本装置适用于多条蒸压釜之间的蒸汽回收和再利用。根据蒸压釜的数量相应调整分汽包有关接管的数量以满足进排汽要求。因该行业的工艺特点是多釜轮作、排汽、预热、冲压、保温废汽压力随停釜时间延长而渐渐降低压差小流速会越来越慢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中加入了汽汽引射器避免了釜与釜之间倒汽存在蒸汽利用率低和延长了工作时间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2.2.是高温凝结水的回收利用①传统开式回收(即高温凝结水直接进入一常压水箱)存在严重浪费现象开式水箱是常压的容器不能承受压力其顶部必须开设直径较大的放空口以保证凝结水进入水箱时不带压力刚从蒸压釜出来的冷凝水达到120度以上(最高接近140度)由于集中到开放水箱冷凝水发生闪蒸损失温度降到100度以下排放的大量二次汽必然消耗相应量的凝结水在浪费大量汽化潜热的同时这部分热水还要带走相当量的潜热热量损失达到20%~40%。②闭式回收(是一套全封闭的高温凝结水回收系统回收器罐体内部设置除污装置、调压装置、汽蚀消除装置、下部配置特制的高温电机泵并且为实现自动化配置了自控箱)闭式回收的主要优点有:(1)回收热能的品质及热效率较高由于闭式回收系统运转压力高回收的凝结水温度高参与换热的冷凝水温度达到120度以上(最高接近140度)输送到热力除氧器或锅炉后可以节省大量用于加热的蒸汽甚至可以实现热力除氧器的蒸汽零消耗。且闭式凝结水回收所得的高温凝结水压力接近用汽设备的蒸汽压力在相应的沸点下凝结水的焓值较高而常压下相应沸点时水的焓值较低。闭式回收不会因为压力的下降引起焓值变化产生大量二次汽。同时避免了因疏水阀泄漏所造成的新蒸汽损失(国标疏水阀允许3%的泄漏)故回收热效率较高。⑵水资源回收充分同时提高了凝结水的质量保护了环境开式回收将产生大量二次汽必然消耗相应量的凝结水所以闭式回收方式回收的水量更多一些。同时在北方地区避免了冬季的大量蒸汽外冒所形成的不美观并污染环境的现象避免了厂房被蒸汽腐蚀墙壁剥落。且闭式回收系统与外界隔绝可以避免杂质的进入;也可以避免因O2SO2NO等有害气体进入引起系统的腐蚀延长管道使用期限且避免了由于氧腐蚀造成凝结水铁离子含量过高而影响水质。⑶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开式回收系统达到最高效能速度慢从启动到锅炉进水达到额定温度的时间需要1个小时以上有时候需要2~3个小时而这段时间正是升压大用汽阶段失去余热回收的最佳时机当达到额定温度时蒸压釜又用汽减少加热的软水在大软水箱内散热损失大。而闭式回收系统达到最高效能速度快从启动到锅炉进水达到额定温度的时间只需要10多分钟;2.3.小结说明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特点是长期使用要考虑长期使用效益产量越大经济效益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