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营养学概论(gàilùn)食物、营养与人体(réntǐ)健康关系营养学的根本知识营养素的需要量与供给量中国居民每日膳食(shànshí)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摄入水平与随机个体摄入缺乏(bùzú)或过多的概率二、营养(yíngyǎng)与健康的关系二、营养(yíngyǎng)与健康的关系三、营养学开展的历史(lìshǐ)与展望〔二〕国外现代(xiàndài)营养学的开展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特点:〔1〕认识到食物与人体根本(jīběn)化学组成逐渐形成了营养学的根本(jīběn)概念、理论;〔2〕建立了食物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3〕明确了一些营养缺乏病的病因;〔4〕别离和鉴定了食物中绝大多数营养素;〔5〕1934年美国营养学会成立。2.营养学的全面(quánmiàn)开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特点:〔1〕继续发现新的营养素并进行系统研究;〔2〕不仅关注营养缺乏问题而且关注营养过剩问题;〔3〕公共营养〔publicnutrition〕的兴起。3.营养学开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特点:〔1〕营养学研究领域更加广泛:“植物化学物〞〔2〕营养(yíngyǎng)学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分子营养(yíngyǎng)学〞、“营养(yíngyǎng)基因组学〞美国?食物疗法协会杂志?预言:“营养基因组学是在人类基因组学根底上崛起的下一个技术和商业前沿〞。〔3〕营养学研究内容更加宏观:“新营养〔科〕学〞〔三〕我国现代(xiàndài)营养学的开展59年、82年、92年、2002年分别进行了第一、二、三、四次全国性营养调查;62年提出了建国后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建议?;88年进行了修订(xiūdìng)89年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97年修订了膳食指南98年发布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0年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1年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四〕营养学未来(wèilái)开展趋势3.分子营养学研究4.营养相关疾病的研究5.新营养学的研究6.现代(xiàndài)营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的融合研究第二节蛋白质〔protein〕本节主要(zhǔyào)内容一、蛋白质的元素(yuánsù)组成二、氨基酸和必需(bìxū)氨基酸氨基酸分子式通式(tōngshì)2.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EAA)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mǎnzú)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共9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氨酸、组氨酸〔婴儿〕。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来因此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semi-essentialaminoacid)。其它9种氨基酸在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满足需要故称为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aminoacid)。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3.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以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hánliàng)为1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也越高那么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越高。这样的蛋白质有鸡蛋、奶、肉、鱼等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被称为优质蛋白质。其中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的某种蛋白质常被作为参考蛋白通常为鸡蛋蛋白质。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它必需氨基酸在体内(tǐnèi)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那么这些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植物性蛋白质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多为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不同食物蛋白质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见表3-7。Page69桶板模型(móxíng)三、蛋白质的分类(fēnlèi)四、蛋白质的消化(xiāohuà)、吸收和代谢2.蛋白质的分解与必要氮损失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粘膜脱落经期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损失的氮量成人(chéngrén)平均为53mg/kg体重相当于每人每天丧失20g蛋白质。此种氮损失是不可防止的。因此相当于必要氮损失的蛋白质量是人体最低生理需要量。3.氮平衡是反映机体摄入氮和排出(páichū)氮的关系。关系式:I=U+F+S〔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皮肤等氮损失〕零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人〕正氮平衡: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