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高考政治备考关注的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是指本学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时政热点、社会焦点,人类生存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有关我国国情的重要内容。它既有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1.是与教材主干知识能紧密结合的热点话题。这些热点既是时事政治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重点问题,往往是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的重点。 例如:国家宏观调控、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科技创新等。此外,2024年高考要特别关注民营经济,2024年3月召开的两会内容等。 2.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如习近平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讲话,在主场外交上的讲话,关于国际合作的讲话。 例如: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访俄、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习近平主席2023年外交活动等 3.是反映科技进步、时代特征和国家意志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 例如:新型举国体制、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新型消费、双减政策、数据要素、神州飞船探苍穹、粮食安全等。 4.是本年度内及下一年度的极具影响的周年性历史大事。 例如:“枫桥经验”批示60周年,“浦江经验”进行20周年,另外需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的视频,是不是也是高考命题的材料库。 5.是长效热点。 例如: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自主创新、台湾问题、依法治国等。 三、2025年高考如何把握热点问题 把握热点问题应坚持六原则: 1.以小见大。“大”是指突出掌握重大热点问题,“小”是指把握重大问题的切入点要小,要具体。既要突出重大热点问题,又要结合实际从微观上加以把握,要反映以小见大的特点。 2.以近及远。“近"是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远”是指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结合身边实际来反映长远问题,体现以近及远的特点。 3.以点带面。就是在分析某一热点问题时,既要把握这一热点的来龙去脉,又要辐射这一热点的相关问题,由点到面,全方位把握。 4.以新带旧。就是在分析某一长效热点问题时,既要关注当前出现的新信息,也要关注过去党和国家对此热点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5.以“我”为主。在分析国际热点问题时,要注意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体现以我为主的特点。 6.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即教材的基础知识(共性)与热点(个性)相结合。 四、2025年时政热点备考策略 1.理解熟记主干知识,并熟练运用主干知识分析问题。高考政治试题大多是围绕热点问题,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无论试明难易,都往重对课本主干知识、基术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查。所以,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关键,在理解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和根据热点情景,迁移、重组这一基础知识。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要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和近两年主干知识的考查范围,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平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 (2)是要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 (3)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理解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根据热点情景,迁移、重组这些基础知识。例如: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应按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的角度进行综合,特别是怎么办,就要联系经济生活中财政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工作原则、政府依法行政,哲学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客现规律的关系等进行整合。 2.筛选热点找准结合,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阅读时政材料的同时要善于上升到政治原理(理论)高度。无论是在长时间内,还是短时间内复习时政热点,都不可能把所有热点内容全部吃透.而且考试也不会考所有的热点,只是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重大热点问题,在每个话题下又要重点抓住某些微观问题。比如:民生问题下的医改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对一些热点不要挖得过广过深,只要知道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祥就行了。重要的是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将时政热点与教材重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会看到材料的关键字眼就要联想到与此有关的基本知识,到书本中去寻找答案。 3.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审题和答题能力。 (1)是重视审题,平时多培养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首先要重视审设问,读懂设问的规定性要求,如要求用哪一模块的知识回答或要求用哪些知识回答;明确要求回答“为什么”还是要求回答“怎么做”。其次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语,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