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输液新概念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常用的技术,随着医学的发展,其途径不断增加。临床中常见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及护理事故多与静脉输液有关。近年来由于静脉输液引发的病人投诉及纠纷不断增加,如平时我们穿刺操作不过关及未及时发现输液局部渗漏与肿胀;输液瓶内存在有橡胶塞;病人病情变化与更换输液时间吻合;未按时给药;一瓶液体存在两个床号、姓名;接应呼叫不及时而导致更换输液瓶不及时或输液完未及时拔针;查对不严、打错针、发错药占总差错发生率的90%以上,关键所在——“有章不循”;有时甚至是与我们护理人员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输液反应,都可以引发护患纠纷。静脉输液途径从一次性钢针留置针PICC(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几经变迁,那么我们对病人进行静疗时存在哪些风险?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静脉输液风险的定义:存在于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环境、设备、人员的危险因素,可能引起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叫做静脉输液风险。常见的静脉治疗风险(即并发症)有:1、外渗;2、静脉炎;3、血栓;4、空气栓塞。在临床上血栓、空气栓塞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是药物外渗与静脉炎。一,静脉炎的分级:I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分四级。我国静脉输液协会分5级: O级:无临床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无的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静脉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红肿,静脉索状物形成,可触及静脉索状物长度大于2.5cm,有浓液流出。INS规定:被评为2级(也就是我们的3级)或更高级别的静脉炎,需报告并填写《异常事件发生报告》(也就是我们医院的不良事件报告);而且静脉炎的发生以及伴随的干预手段、治疗、纠正措施及患者宣教都应被记录在患者病历中,虽然静脉炎的发生与我们的护理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有很多是我们的护理工作不到位引发的,但是INS允许外周短期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在5%以内。二、静脉炎的分类: 1、化学性静脉炎:原因包括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输入速度、刺激的时间。 2、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包括操作技术、静脉反复穿刺、输送导管过快,留置位置不妥,使用穿刺工具不当、细小静脉用过大型号导管,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等。 3、细菌性静脉炎:原因是感染所致,与操作时洗手不彻底、无菌观念不强、皮肤消毒及消毒剂使用不当,非密闭式固定有关。4、血栓性静脉炎 为何在各方面发达的美国,可以允许静脉炎的发生率达到5%呢?因为静脉炎的危险因素中存在有: ①不可进行干预的因素:患者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②可干预的因素:容液的渗透压、穿刺部位、输液装置及输液的量和速度、穿刺者的操作技术,无菌观念等等。三、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预防 1、选择合理的输液工具及输液途径 穿刺工具选择的基本原则:以最适合病人病情和疗程需要的、输液的速度、药物的特性等选择最小、最细、最少腔的静脉穿刺工具。 穿刺工具:临床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物理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机率;输血器不能用于输液,且输不同献血者的血时要更换输血器。一次性钢针可用于单次采取血标本,谨慎用于<4小时的静脉输液治疗。我国静脉输液指南规定——持续刺激性药物和发疱性药物治疗、肠外营养液、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液体时必须使用外周静脉导管实施输液治疗。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血管的选择 选择充盈、弹性好、直、粗、静脉瓣少的血管,易引起组织损伤的药物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如果能够中心静脉途径给药为最佳。INS规定严禁在腕关节处进行穿刺:第一容易引起药物外渗;第二容易损伤桡神经;当穿刺部位在肢体的弯曲或靠近弯曲部位时应使用夹板,且放置的夹板不能影响对血管穿刺部位的持续监测,避免使用下肢血管进行穿刺。3、选择适宜的溶媒、PH值、稀释度 药物的渗透压分等渗、低渗、高渗药物,血浆的渗透压为240-310mosm/L,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的渗透压分别为308-310mosm/L、250-253mosm/L(附表),接近于血浆的渗透压,该两种液体作为药物的溶媒在血液中保持稳定状态,不影响水分子在血管细胞内的流动,故可用作药物的溶剂,(渗透压:溶质浓度低的腔隙中的水向溶质浓度高的腔隙中转移为渗透)使用低渗或高渗液体就容易产生静脉炎,低渗液体<240mosm/L进入血管,水分子被吸入血管内壁细胞,当细胞吸入过多的水分子时,就会胀破,产生静脉炎;相反高渗液>340mosm/L进入血管,将血管细胞内的水分子吸出来,造成血管细胞萎缩直至坏死,而引发静脉炎。血液PH值为,PH值在6-8之间为中性液体,对血管内壁刺激最小(附表)。PH>9.0为强碱性,PH<4.0为强酸性。强酸性和强碱性药物使血管内膜损伤变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