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印度两大史诗文化背景 印度古代文学分期 a.吠陀时代 b.史诗时代 两大史诗 a.《摩诃婆罗多》 b.《罗摩衍那》 c.影响 文化背景——印度雅利安人——印度河、恒河印度古代文学分期:一、吠陀时代(前2000—前6世纪)四大吠陀本集阐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基本为散文作品)加之四大本集(总体为韵文作品),组成“吠陀文献”。梵天湿婆和乌玛毗湿奴三大主神二、史诗时代(前6.c—公元4、5.c)两大史诗成书: 约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800年间。 作者:传说是广博仙人(毗耶娑)。 题意: “摩诃婆罗多”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内容: 它以一部完整的英雄史诗为主干,杂有大量的非文学的成份。是世界上已有写本的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阿周那这部史诗描写的中心是一场无益而可怕的毁灭性战争造成的悲剧。 史诗始终贯穿着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 婆罗多大战表现了两个世界的对峙,一个是化身为般度族的天神的道德世界,一个是化身于俱卢族的阿修罗的非道德的世界。 般度族与俱卢族之间的斗争,也就是正法与非法的斗争。最高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之间的一场战斗《薄伽梵歌》是史诗的真正的思想核心 和谐统一——瑜伽。以婆罗门教的瑜伽哲学为中心的印度精神。 瑜伽和谐精神的典范:俱卢族的统帅毗湿摩 最高的和谐,是超脱这个世界,退出人生这个舞台,复归于无限的宇宙之中。《罗摩衍那》毗湿奴托生为十车王的四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 罗摩娶悉多为妻。流放14年。 楞伽城,罗刹王劫走悉多,悉多囚禁。 神猴哈奴曼 火神,蚁垤仙人,地母,证明悉多纯洁。 罗摩升天还原为毗湿奴大神,与妻儿在天上团圆。 ——正法与非法、善与恶的冲突是这个 “戏剧冲突”的中心。 ——人生舞台上的冲突还表现在高尚的 人格与卑下的人格之间。 ——人生的更内在的矛盾冲突是在人的 心灵内部展开。要超越这种矛盾、不和谐和由此造成的痛苦,就要超脱人生的舞台,回归那最高实在的怀抱之中。 印度人把这种理想的归宿寄托在神所居住的天堂。 理性的分析和批判这种人生观确立了对天神化身的英雄或者说超人的崇拜,确立了印度人民带有浓厚的信仰色彩、宗教色彩的基本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成为文学创作的光辉典范和取之不竭的灵感与题材的源泉。 广泛地进入了印度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领域。两大史诗还远播到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那些国家的文学艺术的启蒙、借鉴和再创作的范本。 两大史诗近几年也被介绍到了中国。季羡林先生的《罗摩衍那》全译本和《摩诃婆罗多》选译本已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