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麦类病害及其综合防治全世界小麦病害有200多种,我国报道的有60多种,常见病害有38种。 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雪霉叶枯病以及小麦多种叶斑病等。 叶鞘和茎秆病害主要有纹枯病、雪腐病、秆枯病、秆黑粉病等,可引起叶片、叶鞘和茎秆产生病斑和枯萎等症状。穗部病害主要有赤霉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霜霉病、线虫病等,可引起穗而不实等症状。根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全蚀病等,可引起幼苗腐烂、茎基腐、根腐、白穗、地下部变黑、叶斑(根腐病)、茎基部后期黑变,形成“黑脚”症状(全蚀病)等。 全株性病害有小麦黄矮病毒病、小麦丛矮病毒病、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病、小麦红矮病毒病、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等,可引起花叶、斑驳、矮缩等症状。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有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纹枯病和全蚀病在一些地区危害严重。世界上报道的大麦病害有70多种,我国报道的有40多种。发生普遍的有条锈病、坚黑穗病、条纹病、网斑病、全蚀病等。 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条纹病、网斑病等。 穗部病害主要有坚黑穗病、散黑穗病、赤霉病、黑颖病、麦角病等。 根及茎基部病害主要有全蚀病、纹枯病、镰孢根腐病、拱尾垫刃线虫病等。 全株性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大麦黄矮病、大麦黄花叶病、大麦感染小麦土传花叶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北方禾谷花叶病大麦感染稻黑条矮缩病、大麦感染小麦条点花叶病等。§1-1麦类锈病(cerealsrusts) 麦类锈病包括 条锈病(小麦条锈病、大麦条锈病、黑麦条锈病) 秆锈病(小麦秆锈病、大麦秆锈病、黑麦秆锈病) 叶锈病(小麦叶锈病、大麦叶锈病) 冠锈病(燕麦冠锈病)。 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小麦锈病的发生种类、分布和为害情况不同。在中国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省、自治区。西北地区主要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西部冬、春麦区发生较重;在华北以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淮北冬麦区发生较重;在西南以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冬麦区发生较重。 小麦秆锈病的常发区和易发区有闽、粤东南沿海和云南(包括红河、文山、思茅及德宏自治州)越冬区,江淮中下游冬麦区和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晚熟春麦区。 小麦叶锈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过去以西南地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在华北地区也逐渐严重起来,成为生产上一个重要问题。小麦条锈病 (wheatstriperust,yellowrust) 条锈病在世界麦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是小麦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可造成30%左右的产量损失。识别要点: 危害部位: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及穗部也可受害。 发病时期: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 症状特点:受害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粉疱(夏孢子堆),成株期排列成条状与叶脉平行。后期在同一部位长出黑色粉疱。夏孢子堆鲜黄色,狭长型至长椭圆形;冬孢子堆狭长形,埋在表皮下,成条状。病原: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引起,而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striiformisf.sp.hordei]引起大麦条锈病。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致病性变异。 夏孢子鲜黄色、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大小32-4022-29μm。冬孢子双胞、分割处缢缩、褐色、棍棒形、有短柄,大小36-6812-20μm。未发现有性世代(担孢子)。 我国先后发现和定名了31个生理小种,即条中1号至条中31号和一些未定名的新致病类型,明确了新小种的产生和发展是导致中国7批品种丧失抗锈性和病害周期性流行的主要原因(李振岐曾士迈2002)。病害发生规律: 旬均温在2℃,侵入后菌丝体可缓慢扩展,旬均温超过22℃,不能侵染侵或受侵叶片不能正常发病。夏孢子在RH40%时,0℃下可存活433天,5℃下可存活179天,15℃下可存活47-89天,25℃下不超过10天,36℃下可存活2天,45℃下45分钟全部死亡。RH在80%时寿命变短。因此,越夏成为关键。 由于条锈病菌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不耐高温。所以,在大多数麦区条锈菌不能在同一地区完成其周年循环,因此,越夏便成为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键环节。现已查明,我国小麦条锈病菌以夏孢子在异地越夏和越冬,靠夏孢子往返传播,完成周年病害循环,并能在大范围内流行成灾,造成严重减产。条锈菌的越夏菌源分布范围可划分为五大片: (1)西北越夏区,包括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农区和宁夏的隆德、固原等地区。 (2)川西北越夏区,包括四川的阿坝、甘孜、西昌等地区。 (3)云南越夏区,包括该省中部的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个地区、市。(4)华北越夏区,包括晋北、内蒙古及河北坝上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