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企事业单位赴东北招聘69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有些决定只要求人们知晓某些重大事项,而无具体的执行要求。如1999年12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接收原澳门政府资产的决定》,这体现了决定的()特点。   A:权威性   B:政策性   C:严肃性   D:周知性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决定的特点。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的规定,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定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公文。 A项正确,决定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稳定性和长远性的特点。题干中是中华共和国关于授权澳门资产,是决定的权威性。B、C、D项错误,均不是决定的特点。 故本题选A。 2、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一种行文。下列属于典型的平行文是()。   A:批复   B:纪要   C:报告   D:函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二项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批复属于被动性下行文,有请示才有批复,内容涉及面比较窄,行文对象单一。 B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五项规定:“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纪要既可以是上行文、下行文,也可以是平行文。 C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项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于上行文。 D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四项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属于典型的平行文。 故本题选D。 3、根据《××省机构改革方案》,省国税局与省地税局合并为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原省国税局的公文应当:   A:依法销毁   B:移交××省税务局管理   C:移交××省档案馆管理   D:移交国家税务总局管理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本题中,省国税局与省地税局合并为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原省国税局的公文随之合并管理,即移交××省税务局管理。因此,ACD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的权威和合法地位。   A:收文机关   B:公文作者   C:审核机关   D:制发机关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收文机关则包括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公文的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上级、平级、下级)之外的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平级和下级机关。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并非来自收文机关。 B项错误,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大多数公文都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少数公文(如命令、议案等)以领导人的名义制发。需要注意的是,公文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这些人员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已。 C项错误,公文审核是对宣传工作公文送审稿进行审查核定,亦称核稿。一般由秘书部门负责人或拟稿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承担。公文的审核机关也不是公文权威性行政约束力的来源。 D项正确,公文是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工具,公文表达的是国家的意志和权力,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是以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作为保障和后盾的。公文是法定的制发机关领导集体意志的体现。所以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 故本题选D。 5、公文起草只需做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即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条,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