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CNCN102889121102889121B(45)授权公告日2014.11.19(21)申请号201210351903.5CN101403442A,2009.04.08,说明书(22)申请日2012.09.19第16行-第17行,附图1.US2265800A,1941.10.09,全文.(73)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JP61-190121A,1986.08.23,全文.地址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审查员赵永辉(72)发明人孟祥慧宁李谱王晗(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代理人郭国中(51)Int.Cl.F02B37/12(2006.01)(56)对比文件CN2289919Y,1998.09.02,说明书第12-27行,附图1、2.CN102434268A,2012.05.02,说明书第0014段-0015段,附图1.权权利要求书1页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进气压力主控式管路装置(57)摘要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进气压力主控式管路装置,包括:压气机、进气管、发动机、排气管、涡轮、容积腔、连接管、移动体、弹簧和贯穿管,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与第二贯穿管均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移动体的右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右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工况时,移动体向右移动,第一压气机、第二压气机、第一涡轮、第二涡轮同时工作,发动机泵气损失较小,发动机整机性能较优;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工况时,移动体向左移动,仅有第一压气机与第一涡轮工作,脉冲能量充分利用,发动机进气压力较高,发动机整机性能较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带有双涡轮和双压气机的涡轮增压系统。CN102889121BCN10289BCN102889121B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进气压力主控式管路装置,包括:第一吸气管(1)、第一压气机(2)、第一出气管(3)、第一涡轮(4)、第二吸气管(5)、第二压气机(6)、第二出气管(7)、第二涡轮(8)、发动机进气管(9)、发动机(10)、发动机排气管(11)和连接轴(12),第一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第一吸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9)的进气口相连接,第二压气机(6)的进气口与第二吸气管(5)的出气口相连接,第一涡轮(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11)的出气口、第一出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第二涡轮(8)出气口与第二出气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10)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9)的出气口、发动机排气管(11)的进气口相连接,第一压气机(2)、第二压气机(6)、第二涡轮(8)、第一涡轮(4)通过连接轴(12)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积腔(13)、容积腔上壁面(14)、容积腔下壁面(15)、容积腔左壁面(16)、容积腔右壁面(17)、容积腔前壁面(18)、容积腔后壁面(19)、移动体(20)、弹簧(21)、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第三连接管(24)、第四连接管(25)、第五连接管(26)、第一贯穿管(27)、第二贯穿管(28)和第六连接管(29),容积腔(1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容积腔上壁面(14)、容积腔下壁面(15)、容积腔左壁面(16)、容积腔右壁面(17)、容积腔前壁面(18)、容积腔后壁面(19)固接为一体,第一连接管(22)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9)、容积腔上壁面(14)相连通,第二连接管(23)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11)、容积腔上壁面(14)相连通,第三连接管(2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压气机(6)的出气口、容积腔下壁面(15)相连通,第四连接管(2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涡轮(8)的进气口、容积腔下壁面(15)相连通,第五连接管(26)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9)、容积腔左壁面(16)相连通,第六连接管(29)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11)、容积腔右壁面(17)相连通,移动体(20)安装在容积腔(13)内并与容积腔(13)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27)、第二贯穿管(28)均贯穿移动体(20)的上下两壁面,移动体(20)的右壁面通过弹簧(21)与容积腔右壁面(17)相连接,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第三连接管(24)、第四连接管(25)、第一贯穿管(27)、第二贯穿管(28)均为等截面直圆管且内径均相同,第一连接管(22)的轴线与第三连接管(24)的轴线重合,第二连接管(23)的轴线与第四连接管(25)的轴线重合,第一连接管(22)的轴线、第二连接管(23)的轴线、第一贯穿管(27)的轴线、第二贯穿管(28)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