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背景(1)背景(2)一、RCM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RCM的数学分析 三、RCM理论的八项基本原理 四、RCM的工作程序 五、RCM实施的策略 六、如何掌握RCM技巧 七、RCM应能达到的效果 八、RCM的特点和精神实质 九、RCM的应用实例 十、发电设备SRCM分析一、RCM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第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战争带来的压力增加了对各种物品的需求,而产业劳动力却锐减,这导致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到了50年代,各种设备的数量更多且更复杂,生产开始依赖于这些设备。 随着这种依赖性的增长,停机时间就成为很突出的问题。这使人们想到可能并且应该预防设备故障,进而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在60年代,预防性维修主要表现为定期对设备进行大修。与运行费用相比,维修费用也开始急剧增加,这使维修计划与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使维修成本得到了控制,而且迄今仍然是维修实践中的既定组成部分。随着固定资产占用的资本数量以及该资本成本的急剧增长,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最大限度延长资产寿命的方法。3、第三阶段 自70年代中叶,工业领域发生了异常迅猛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新期望值、新研究和新技术三个方面。 -新期望值新研究第三阶段的研究揭示,实际中出现的设备故障模型,不是一种、两种,而是六种。-新技术 决策支持手段:危害度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专家系统; 新的维修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更加注重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设计; 维修组织中的主要方法朝参与、合作、灵活的方向转变。(二)维修所面临的挑战 1、选择最合适的技术; 2、研究每一种故障过程; 3、以满足设备拥有者、使用者和全社会的期望值为目的; 4、经济效益最佳和最持久的形式; 5、拥有相关人员的合作与积极支持。 RCM提供了一种能使用户迅速而简单地应付这些挑战的框架系统。RCM从对各设施在其使用环境下的维修需求进行一个全面的零基审查入手,进行单位结构的改进、资源的配置和系统的实现,从而达到显著改观维修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 维修理论是研究设备维修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包括维修设计理论、维修技术理论和维修管理理论。维修理论是建立在概率统计、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断裂力学、模糊数学、故障物理、故障诊断理论和管理理论等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应用理论,用于指导设备全寿命的维修优化,以获得最佳维修效益,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认为,一切维修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恢复设备的可靠性。根据设备及其构件的可靠性状况,运用逻辑决断分析法来制订设备的维修大纲,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和合理的维修类型、适当的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等,从而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进行设备维修,既能提高质量和可用率,保证使用安全,又能节约费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不仅适用于军事装备,也适用于民用设备,它在3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了完善、发展和广泛应用。(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产生 定时维修理论认为,每个机件的可靠性与使用时间有直接的关系,都有一个可以找到的并且在使用中不得超越的寿命—定时拆修间隔期,即“到寿”必须拆修,以确保其安全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并且认为,拆修得越彻底,分解得越细,防止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定时维修工作做得越多,则可靠性越高。但实际发现,不管怎样缩短拆修间隔期,或加大拆修范围及拆修的深度,无论维修活动进行得多么充分,很多故障仍然不能防止和有效减少,有时故障率反而增加。频繁的维修,不仅限制了设备的使用,降低了可用率,而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维修费用。 从1960年起,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民航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设备(飞机)维修的基本规律做了探索,到60年代后期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产生了MSG-1和MSG-2法,并据此改革了传统的定时维修,经实践检验获得了成功。这就是维修从技艺发展为科学的重要标志,维修理论学科从此产生了。正如1977年美国《维修工程手册》主编希金斯在该书序言中写的:“在四分之一世纪稍多一些时间里,维修已经从纵然给以技艺的称号、也不怎么光彩的活动,成长为一门严谨的工程技术性学科。”(五)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发展 1978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诺兰等人受国防部的委托,发表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专著,使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此,人们把制订预防性维修大纲的逻辑决断分析方法统称为RCM(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 1980年,西方民航界吸收了RCM方法的优点,将“MSG-2”修改为“MSG-3”,1988年又修改为“MSG-3修改1”,1993年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