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赣榆青口特大桥主墩承台围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墩围堰位于赣榆青口河上,青口特大桥主桥为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墩18号、19号墩为水中墩,采用单层钢板桩深水围堰方法施工。本文以18号墩围堰施工为例对单层钢板桩深水围堰作具体分析。主墩为埋置式承台,埋入河床泥面以下2.9m左右。由于青口河在入海口,受潮汐水位影响比较大,施工期间水位为+1.5m~+2.1m。钢板桩顶标高控制为+2.8m。基坑底至施工水位平均为9m。本桥承台尺寸为6.8m×11m,采用8.8m×13.2m的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钢板桩长为16m。其尺寸见示意图。 二、工程地质情况 本基坑钢板桩埋深范围内地质情况为: =1*GB2⑴层第一层填筑土,高程为-0.9m~-8.34m。 =2*GB2⑵层第二层粉砂,高程为-8.34m~-9.49m。 =3*GB2⑶层第三层中砂,高程为-9.49m~-17.59m。 ⑷层第四层粘土,高程为-17.59m~-23.29m。 层号名称重度r(KN/m3)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1)填筑土18.8515(2)粉砂19222(3)中砂19.4325平均19.1320三、已知条件: 施工水位:+2.1m;钢围堰顶标高:+3.0m;河床标高:-0.9;承台底面标高:-6.66m;承台厚2.8m;围堰内50cm厚C20封底砼;拉森Ⅳ型钢板桩:W=2037cm3,[f]=170MPa 4、钢板围堰计算 钢板桩围堰是由封底砼、内支撑、围囹堰体、导向结构组成。根据图纸提供的资料,承台底标高在土层下5.76m,其河床上为填筑土层深为7.4m,水深3.0m。因此设钢板桩穿过填筑土、粉砂,进入中砂土,钢板桩从基坑底入土深度根据计算确定,内支撑按堰体等弯矩并结合承台施工的实际情况分布。水流按动水压力考虑。封底砼用0.5m厚C20。 4.1、动水压力计算: 根据水流速度V=0.8m/s验算每米钢板桩承受的力: P=K·H·V2/2g×B×r K为安全系数取18 H为水深(m) V=0.8m/s g为重力加速度9.8m/s2 B桩板宽1.0m r水的密度(10KN/m3) P=18×3×0.82/(9.8×2)×1×10=17.6KN 确定动水作用集中点为水面下水深1/3计算。Hc=1/3×3.0=1.0m,即:P作用于堰体标高为+0.1m位置处,根据结构在P作用下,围堰平衡只能由打入桩一定深度的被动土压力完成。 4.2、绘制土压力分布图 施工过程分三种工况: 工况(一):第一道支撑设置完毕,抽水并开挖到第二道支撑下50cm处,准备架设第二道支撑,此时可假定钢板桩下端支撑于钢板桩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上端支撑与第一道支撑,钢板桩按简支梁计算。 工况(二):即第二道支撑设置完毕,围堰内泥面标高开挖到第二道支撑下50cm处,此时可假定钢板桩下端支撑与钢板桩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钢板桩按二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工况(三):即第三道支撑设置完毕,围堰内泥面标高开挖承台底标高下50cm(50cm基坑底封底混凝土),此时可假定钢板桩下端支撑与钢板桩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钢板桩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4.3、工况(三)进行计算钢板桩围堰 计算入土深度时,取最不利状况,即按照工况(三)进行计算如下: 钢板桩的控制标高见下图: 钢板桩土压力及水压力分布图如下 计算钢板桩上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点离挖土面距离y 按朗金土压力理论,河床底土压力与水压力分开,河床底水平且有均布水荷载模式下进行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土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容重=19.1KN/m3,内摩擦角φ取20°(参照《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中的CZK12孔)。因土处于饱和水状态,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土的粘聚力及土对钢板桩的竖向摩擦力。 B点处水压力强度eBw=wH=10×3=30KN/m2 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φ/2)=tg2(45-20/2)=0.49 被动土压力系数kp=tg2(45+φ/2)=tg2(45+20/2)=2.04 水的当量土高度h=eBw/(*ka)=30/(19.1×0.49)≈3.21m 基坑底处土压力强度eDs=*H*ka=19.1×(3.21+6.26)×0.49=88.63KN/m2 钢板桩上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点离挖土面距离y=eDs/[*(Kkp-ka)]=1.67m 将AE段梁当作钢板桩的等值梁,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支点反力和最大弯距 受力模型图(按围堰1m宽计算单位:集中力KN、均布力KN/m、长度m): 剪力图(单位:KN): 弯距图(单位:KN.m): 计算结果如下: RA=26.18KN RB=-44.75+36.42=-8.33KN RC=220.18+143.75=363.93KN RE=126.21KN Mma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