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课题小说阅读之分析情节的作用三维目标 1、了解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以及高考小说情节作用题的命题形式。 2、掌握情节类作用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3、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 掌握小说情节作用题的解题思路。 学会答题建模,规范答题。 教学 难点 掌握小说情节作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合作探讨,引导,演练教具、课件 准备PPT课件、课堂练习 第一课时 导入设计 小说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也是高考命题人特别青睐的命题材料。2018年《考试大纲》改“文学类文本阅读”为必考题,要求考生了解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重点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三项能力。当然,这些要求将具体落实在每一道考题的解题过程中。 二、考纲要求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具体要求是: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题型分析 (一)近五年高考真题展示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有一种题型考查的综合性极强,对考纲提出的三个能力层级都有涉及,而且考查的频率极高,那就是“分析情节的作用”。(高考真题展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展示课题) (二)“情节作用”题常见的设问方式 “情节作用”题的设问方式很多,题干有时直接问文中某某情节有何作用,有时要求鉴赏小说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有时要求探究情节的合理性,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设问,根本上都要从情节的作用入手来解答。 直接设问: ①文章开头(中间或结尾)写XX情节,有什么作用? ②XX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③文章为什么要以XX情节为结尾? 间接设问: 小说在情节构思上有何艺术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说以XX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③有人认为文章结尾XX情节可以删除,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例题解析 1、考题回顾 《神树》11、(4)小说所述神树的故事包含着许多人们想象加工的成分,不可全信,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情节作用,但同时还涉及对“想象”这种艺术技巧的鉴赏。 答案四个要点,分别从读者感受、形象、情节和主题四个角度分析。 2、正确答案展示 《神树》11、(4)小说所述神树的故事包含着许多人们想象加工的成分,不可全信,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 ①小说通过想象加工,对神树作夸张的描写,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可读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致。 ②小说凭借想象加工的艺术手法,使神树的形象更神秘、更高大,更具审美特质和艺术感染力。 ③运用想象加工手法叙述故事,使小说曲折起伏有波澜,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故事的内涵。 ④通过神树的故事,含蓄地表达人们希望保留住已经非常稀少的城市公共用地的主观愿望,突出文章主题。((8分,答对1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学生答案展示与评价 同学们的答题情况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则有代表性的答案。(提问1: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会如何给这三位同学评分呢?请分别说出你评定的分值和理由——丢分丢在哪里?) 答案一:(①④要点重复,且未用术语—“突出主题”等,4分) ①作者写神树赶走开发商的故事时,运用坊间流言的写法,表现人们渴求公共用地的真挚愿望。 ②神树被神化、被加工表现人们在应对开放商时的无奈,他们自己无法保护公共用地,只能通过这种虚无缥缈的寄托物来吓退开发商。 ③人为加工后的故事让小说更夸张离奇,让神树更神秘,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加了阅读趣味。 ④神化加工的故事在古代就开始流传,如“精卫填海”等,它表现的是最纯真切实的保护公共用地的愿望。 答案二:(答案指向不明,表达不规范,对文本理解不准确,3分) ①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以神树事迹贯穿全文,容易引发读者一探究竟的兴味。 ②烘托神树的玄妙,与后文神树的现状形成对比,相比神树用“神”力保佑绿地,如今的神树则更多成为人们不良活动的幌子,两者形成反差,引人深思。 ③反映了人们盲目迷信的行为,神树也许很普通,但经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他的意义被扭曲,由从前的护佑绿地变成如今被迷信祭拜。 反映神树的虚无、不切实际,暗示人们保留公共用地需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答案三:(理解正确,但要点遗漏,4分) ①运用想象与夸张的想法,使人物形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