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学会留心身边的事,懂得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理解课文重点段落,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连张邮票、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等。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出示连张邮件:你有办法把邮票一枚一枚地撕开吗?(学生说说办法,师及时予以表扬。) 2出示带齿孔的连张邮票,指名上台一枚枚地撕开;你知道这些邮票为什么这么容易撕开吗?(邮票边缘有孔) 3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学习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究”“政”。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4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知道到了什么? 三、练习书写 1本课要写的字中“仍、使、便”是新认的字。“使、便”二字可以与“仍”字结合起来。“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在识字中初步感知后,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要伸展。 2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3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地方看得出邮票用起来不方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开火车竞赛读、学生带读。 2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巩固生字。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和一个新词。我以自由朗读,开火车,小老师带读等多种形式,全班参与,让每一个学生落实识字任务。 二、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通顺、流利。 2看课文插图,思考:图上什么地方看出阿切尔被吸引住呢? (1)完成练习: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一手 一手 ,眼睛 ,好像。 过渡:这位先生的举动,深深地吸引了阿切尔。出示插图,指导观察,引导学生从阿切尔的眼神、动作中,感受阿切尔被深深“吸引”的样子。(板书:吸引) (2)用“吸引”说一句话。 (3)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同位讨论:这位先生做了什么事情吸引了阿切尔? (4)齐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过渡,板书:遇困难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打孔机带来的方便。 3此时此刻的阿切尔想:齐读)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4四人小组讨论:邮票齿孔机在1854年1月发明出来的,离故事发生足足六年,阿切尔会遇到什么困难?说明什么? 5出示拓展阅读:《爱迪生与电灯》,小朋友,读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6指读“很快,邮票打孔机……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这段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对“很容易、非常方便、立即、仍然”等词的理解,体会邮票打孔机带来的方便及阿切尔发明打孔机的伟大。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阿切尔的敬佩。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小组赛读) 三、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发明的实例,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勇于探究,乐于发现的兴趣。 2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3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设计意图: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四、学写训练,深化观点 1写一篇《生活中的小发明》日记。 2阿切尔是怎样发明邮票齿孔机的,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邮票齿孔的故事》叙述了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只要留心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本课教学主要收获如下: 一、注重语文基础性的把握。 二、教师发挥导学的作用。 三、利用移情让学生产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语文课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向了一大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语文,爱语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