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摘要: 长雄蕊野生稻是一种珍稀的水稻品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利用分蘖角度作为表型,以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为材料,进行了QTL定位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共检测到4个QTL区域,其中3个QTL区域对应的信号超过了阈值,可信度很高。同时,我们还发现分蘖角度的遗传基础并不是单基因遗传,而是多基因遗传,其中大部分基因为多效性基因。本研究为长雄蕊野生稻的遗传分析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并为今后水稻分蘖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QTL定位;遗传分析 介绍: 长雄蕊野生稻是一种野生稻品种,目前仅在中国贵州黔西南地区发现有野生种群。长雄蕊野生稻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研究价值,因此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长雄蕊野生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品质性状、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但对于分蘖机制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水稻分蘖是影响稻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稻谷产量和品质繁育中对高产植株进行的大量人工定向选择,主要针对分蘖角度进行的。因此,对于稻米产量的提高和稻谷品质的改良,分蘖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为材料,通过QTL定位以及遗传分析的方法,对于分蘖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长雄蕊野生稻分蘖机制的探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材料与方法: 材料: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 方法:以分蘖角度为表型,进行QTL定位和遗传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材料准备: 本研究选取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两个品种为材料,长雄蕊野生稻采集于贵州黔西南地区,普通稻采集于四川省。 2、栽培试验: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组包括6株植株,每个品种分3个重复进行。试验区域为河南省郑州市的农业试验站。 具体的生长条件为:种植间距为30cmx20cm,施肥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进行,生育期间坚持适时浇水,对除草和灭虫采取机械和化学的手段。 3、分蘖角度测量: 生育期结束时,测量每个植株的分蘖角度。具体方法为:对于每棵植株,分别从主茎上量取第2、3、4、5和6个分蘖位,以主茎为中心在距离地面15cm和30cm处各安装一个正交器,记录器端口向上,记录植株每个分蘖位相对主茎的夹角,计算出每个植株分蘖角度的平均值。 4、DNA提取和标记结果分析: 根据QTL定位的结果,分别提取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的全基因组DNA,利用单纯性分子标记技术构建DNA分子标记图谱,分别对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的标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结果: 1、分蘖角度表型分析: 本研究检测的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的分蘖角度分别为2.24±0.26°和2.65±0.31°。长雄蕊野生稻的分蘖角度显著小于普通稻,差异性极强。 2、QTL定位: 本研究采用复合性测量方法,共检测到4个QTL区域,其中3个QTL区域对应的信号超过了阈值,可信度很高,同时发现各个QTL均具有贡献。 3、DNA标记分析: QTL区域内的SNP和微卫星标记的分析结果表明,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的基因组上有很大的区别,QTL区域内的标记可以用来实现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稻的分离。 4、遗传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分蘖角度并不是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为主,大部分基因为多效性基因。 讨论与结论: 该研究采用分离遗传性状的方法,对长雄蕊野生稻与普通稻分蘖机制的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QTL定位和遗传分析找到了人工选择分蘖角度优良种的分子基础Gentic,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