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部分概念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基础理论 中医涉及的具体理论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包括阴阳学、五行学、脏(臧)象学、经络学说等。这几种学说是中医诊病、治病、用药及辩证论治的基础理论。是以完整统一,人与天地相应,与和谐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预防胜于治疗,防患于未然,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标本兼治的目的。(一)整体观念(二)辩证论治(三)、中医学的几个概念酸 有收敛、固涩等作用。 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苦 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 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甘 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 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辛 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 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 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咸 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 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 酸能养筋——筋柔韧、有弹性 苦能滋血——血运行流畅 甘能滋肉——肌肤、肌肉紧实 辛能滋气——气更加顺畅 咸能滋骨——滋养骨头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 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君、臣、佐、使 藏象学说: 就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极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 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阳)温热性药物 ,一般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可以驱散风寒、健脾暖胃、益气养血、温补肾阳。 如:白参、红参、麻黄附片、乾姜、肉桂、紫苏、当归、川芎、陈皮、菖蒲白芥子、细辛、仙茅等. (阳)热性药物:人有大寒,因用热药。冰寒禁锢之地,非熊熊烈火无以消其阴翳。人体五脏六腑皆可有寒邪停留,但在脾肾两脏更为常见。 热性药举例:1附子、干姜、肉桂 寒性药物:(阴)药性有寒,以泻人体火热之邪。烈日炎炎,火邪可从外而侵袭;烦怒焦躁,火邪可内生于五脏;膏梁厚味,火邪可积于六腑。寒性药举例:大黄、黄连、石膏 凉性药物(阴) 气有小寒,谓之性凉。凡热不甚,用寒则伤正者,凉药之所为也。风热之袭表,则需凉散;阴血损而燥热生,则宜凉润;凡血有热,不宜寒冰太过,常用凉血。薄荷、麦冬、丹参、荔枝草、一点红、小蓟 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 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即可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 分别选用: 酸枣仁(养心安神) 远志(宁心安神) 朱砂(镇惊安神)等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使其归心经。补其不足——“虚者补之”望诊: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断病。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 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 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 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 化规律。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概念。 五脏: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和关系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七情内伤『黄帝内经』指出; 喜乐太过则伤『心』、『神』 愤怒太过则伤『肝』、『魂』 忧思太过则伤『脾]、[意』 悲哀太过则伤『肺』、[魄』 恐惊太过则伤『肾』、『志』、『精』。 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 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 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 惊则气乱:突然受惊,使心气紊乱——心悸,惊恐不安。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多发为情志病 ①如郁证、癫、狂等。 ②如胸痹、真心痛、眩晕等身心疾病。 ③其它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 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则有利于疾病康复。 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自然界六气过多---(六邪/六淫)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 候变化。 六淫产生的因素: 气候变化异常,超过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 机体适应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正常的气候变化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 季节性——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地区性——致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