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CNCN103727197103727197A(43)申请公布日2014.04.16(21)申请号201310693370.3(22)申请日2013.12.18(71)申请人谢福存地址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东盛世家16-3-1201(72)发明人谢福存(74)专利代理机构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13102代理人戴辉(51)Int.Cl.F16H21/48(2006.01)权权利要求书1页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包括输入轴,该输入轴通过万向节连接扭转轴,还包括有一输出轴;其中所述的扭转轴与输出轴两体之间通过悬臂铰连接,通过输出轴与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接。利用传统齿轮齿条齿传动机构,通过扭转轴与输出轴之间设置了铰接的悬臂,使之扭转轴转动时控制输出轴转动至不同位置时,扭转轴与输出轴两体之间改变了输出角度,从而实现了不同位置的变速比,及控制传动机构不同部位自然过渡平顺啮合,使之具有传动效率高、齿间磨损小。CN103727197ACN103729ACN10372719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包括输入轴,该输入轴通过万向节连接扭转轴,还包括有一输出轴;其特征是,所述的扭转轴(4)与输出轴(11)两体之间通过悬臂铰连接,通过输出轴(11)与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悬臂包括两个呈L形状的输出悬臂(8)和扭转悬臂(6),通过悬臂轴销(7)铰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其特征是,扭转轴(4)相对输出轴(11)从低位转动至高位时,通过组合悬臂相对输出轴(11)的位移,改变了扭转轴(4)与输出轴(11)两点间的距离。2CN103727197A说明书1/2页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具体说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有效提高了啮合的平稳性及传动效率。背景技术[0002]目前,用于汽车转向系统中的控制机构是采用的螺旋直齿条与螺旋齿轮轴构成。该结构包括输入轴,该输入轴通过万向节连接扭转轴,又通过扭转轴与输出轴连接,再由输出轴与齿条轮齿传动机构连接。主要是通过改变齿条轮齿间各不相同齿形及齿条体外嵌块齿条式等变速比的原理设计,实现可变速比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始终存在齿条、齿轮啮合传动时齿间变速过渡平顺度差,变速传动效率低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能有效保障齿条与齿轮啮合变速时平顺度及传动效率。[0004]实现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包括输入轴,该输入轴通过万向节连接扭转轴,还包括有一输出轴;其中所述的扭转轴与输出轴两体之间通过悬臂铰连接,通过输出轴与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接。[0005]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悬臂包括两个呈L形状的输出悬臂和扭转悬臂悬臂,通过悬臂轴销连接成一体。[0006]本发明中,扭转轴相对输出轴从低位转动至高位时,通过悬臂相对输出轴的位移,改变了扭转轴与输出轴两点间的距离。[0007]本发明采用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利用传统齿轮齿条齿传动机构,通过扭转轴与输出轴之间设置了铰接的悬臂,使之扭转轴转动时控制输出轴转动至不同位置时,扭转轴与输出轴两体之间改变了输出角度,从而实现了不同位置的变速比,及控制传动机构不同部位自然过渡平顺啮合,使之具有传动效率高、齿间磨损小。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速比周期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0]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旋臂变距式可变速比装置,包括输入轴1,该输入轴1安装在轴承2上,该输入轴1通过万向节3连接扭转轴4,本实施例是在所述的扭转轴4与输出轴11两体之间分别通过扭转轴销5和输出轴销9与悬臂铰连接,该输出轴11安装在轴承10上,所述的输出轴11与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接(图中未示意)。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悬臂包3CN103727197A说明书2/2页括两个呈L形状的输出悬臂8和扭转悬臂6,通过悬臂轴销7铰接成一体。本实施例中,当扭转轴4相对输出轴11从低位转动至高位时,通过组合悬臂相对输出轴11的位移变化,改变了扭转轴4与输出轴11两点间的距离,即da2>da1。因此,通过扭转轴4与输出轴11两体之间改变了输出角度,即∠b>∠a,从而实现了不同位置的变速比。[0011]见图2给出了图1的速比周期变化曲线图。从速比周期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输出轴11的转速呈周期性变化,初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