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CNCN103788667103788667A(43)申请公布日2014.05.14(21)申请号201310729153.5(51)Int.Cl.(22)申请日2013.12.25C08L95/00(2006.01)C08K13/06(2006.01)(71)申请人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08K9/04(2006.01)地址201206上海市浦东新区佳林路1028C08K7/08(2006.01)号C08K3/30(2006.01)申请人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C08K5/00(2006.01)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C08L101/00(2006.01)上海惠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72)发明人罗芳艳王红玉闫国杰邓国民李军代陆风云马利志赫振华袁月李交夏庆宇徐韵淳邱轶王腾飞陈文娟吴月琴(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代理人王建国权利要求书1页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及其应用方法和改性沥青(57)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及其应用方法和改性沥青,多元体系由硫酸钙晶须1-2份、动植物油1-2份及废旧轮胎橡胶粉5-7份组成。所述应用方法如下:取部分动植物油置于密封罐中,将废旧轮胎胶粉覆盖于动植物油表面,将试验罐密封,于100-140℃下密闭加热1.5-3h;用剩余动植物油浸润硫酸钙晶须,搅拌使混合均匀;将试验罐中的混合物转移至130-140℃的热沥青中,持续搅拌40-90min,撤除加热源,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110-120℃,加入硫酸钙晶须和动植物油的混合物,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95-100℃。本发明具有强度高、抗车辙能力强、低温柔韧性好、沥青相容性好、经济环保等诸多特点。CN103788667ACN103786ACN10378866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的多元体系由硫酸钙晶须或有机活化硫酸钙晶须或二者的组合1-2份、动植物油1-2份以及废旧轮胎橡胶粉5-7份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机活化硫酸钙晶须为表面经具有偶联作用的有机试剂改性的硫酸钙晶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偶联作用的有机试剂为选自硼酸酯、硬脂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植物油为劣质动植物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植物油为潲水油、变质动物油或二者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轮胎橡胶粉的粒径在60-80目之间。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30%~70%配方量的所述动植物油,置于密封罐中,将所述废旧轮胎胶粉装入并覆盖于所述动植物油表面,之后,将试验罐密封,置于温度为100-140℃烘箱中,密闭加热1.5-3h;(2)、用剩余的所述动植物油浸润所述硫酸钙晶须,同时搅拌以使所述硫酸钙晶须在所述动植物油中分散均匀;(3)、待步骤(1)和(2)完成后,将步骤(1)所得试验罐中的混合物转移至已被加热至130-140℃的热沥青中,持续搅拌40-90min,搅拌完成后,撤除加热源,于室温条件下继续搅拌,直至热沥青温度降至110-120℃时,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继续搅拌至沥青温度降至95-10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取45%~55%配方量的所述动植物油。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体系的用量为沥青的质量的2%-10%。9.一种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和沥青。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体系和沥青的质量比为0.02-0.1:1。2CN103788667A说明书1/4页一种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及其应用方法和改性沥青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道路、材料与环境保护的交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多元体系及该多元体系的应用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多元体系和应用方法改性的改性沥青。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上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相结合的路面结构形式,然而超载、重载、重轴以及交通量倍增等矛盾的加剧和升级,给道路的性能和寿命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压力。气温的连年升高、通行车辆的数量及荷载(特别超载)的增加等因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