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CDIO的C语言教学改革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究 基于CDIO的C语言教学改革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在传统的C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不够全面,很难适应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针对CDIO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CDIO,C语言教学,应用能力,培养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而C语言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编程语言,其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传统的C语言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CDIO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对CDIO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CDIO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CDIO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工程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该模式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包括“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操作(Operate)”。 首先,从“构思”阶段开始,学生需要学会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通过“设计”阶段,学生需要具备系统设计和规划的能力,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可操作的子问题。接下来,学生通过“实现”阶段,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程序代码。最后,在“操作”阶段,学生需要运行和调试程序,以验证自己的设计和实现是否正确。 三、CDIO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C语言教学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而CDIO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在C语言教学中,通过引入项目实践、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小项目,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简易计算器等,要求学生根据需求进行代码设计和实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强化团队合作精神 CDIO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间的团队合作,通过小组项目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C语言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小项目,要求学生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互相合作,并及时调整和改善项目方案。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CDIO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创新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C语言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和项目设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改进现有的程序设计方案,或者提出新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CDIO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C语言教学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然而,CDIO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完善和深化。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实践教学案例,并结合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造更多的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Xie,Q.C.CurricularProgressionandTeachinginEngineeringEducation.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2013. [2]Crawley,E.F.,Malmqvist,J.,Östlund,S.,Brodeur,D.R.,Edström,K.,&Rönnerman,C.(2007).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Berlin:Springer. [3]XunDong,AilianLi,JuntingWang.ExploringandPracticingCDIOEngineeringTrainingMode——ACaseofCollege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NortheasternUniversity[C].Front.Educ.China2012,7(20):26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