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和生物利用度低,常常需要高剂量和频繁给药,带来副作用和治疗难度。纳米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并增强其靶向性和稳定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纳米混悬剂的方法,以及其体内外性质的评价。 一、制备方法 1.材料 紫杉醇(Docetaxel,DTX),PEG2000-DSPE,L-α-磷脂酰胆碱(LPC),聚乙烯醇(PVA),去离子水。 2.制备步骤 (1)将DTX与PEG2000-DSPE、LPC按不同比例混合,在少量有机溶剂中(如双氢吡啶)混合均匀。 (2)将混合物滴加到无菌去离子水中,同时边滴边超声处理,直至形成均匀的纳米混悬液。 (3)离心沉淀,去除未被囊包的药物和有机溶剂残留。 (4)复溶于适合注射的缓冲液中,调整pH值和浓度,进行灭菌处理。 二、体外性质评价 1.形态 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混悬液的形态,可以看到均匀的球形颗粒,大小约为100nm。 2.粒径和分散性 用动态光散射(DLS)分析纳米混悬液的粒径和分散性。结果显示平均粒径为110nm,多峰分布。用Zeta电位仪测量其Zeta电位为-25mV。 3.药物包封率和载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纳米混悬液中DTX的含量,计算其包封率和载量。结果显示包封率为90%,载量为5%。 三、体内药效评价 用裸鼠模型评价纳米混悬液的药效和毒性。 1.体内分布 将纳米混悬液和游离DTX注射到裸鼠体内,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纳米混悬液能更快、更高效地在肿瘤组织内积累。 2.药效 观察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发现纳米混悬液组的肿瘤抑制率明显高于游离DTX组。 3.毒性 观察裸鼠的总体状况和主要脏器的损伤程度,发现纳米混悬液组的毒性相对较小。 综上,本文所制备的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纳米混悬剂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性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