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标准: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材分析:本课隶属于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上承《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下启《东汉的兴衰》。本课分为三个部分: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说和盐铁专卖。三者互为表里,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尤其是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古代政治趋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因此对本课汉武帝大一统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基础。在此前提下,老师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汉武帝大统一措施的学生,深化西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中央集权,并感悟其中的政治智慧了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刺史制度制度、盐铁、货币制度的史实,在大一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领悟汉武帝推行各项政策中的政治智慧,学会评价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等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小组,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演绎大一统措施的施行对历史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感悟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作用,学习政治家的智慧。 教学重点: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各项措施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大一统措施,了解其历史背景、认识其历史作用,感悟其政治智慧。 教学过程: 一、新课预习 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下令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也可以获得土地,封为侯国,此后诸侯王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了刺史制度,在地方设置13个州部,每州部派遣刺史一人,监视地方官员、豪强地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并在长安建立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3、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设置盐铁官,实行盐铁专卖;又在全国范围之内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 二、新课导入 欣赏短视频《汉武大帝》,了解汉武帝波澜壮阔的一生,领略其在位期间的文治武功与是非得失。 出示汉武帝画像,向学生们介绍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在位54年。继秦始皇之后,加强中央集权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大一统措施,将西汉王朝推向鼎盛。 引导出“大一统”的概念,什么是大一统? 大一统: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历史探究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师:汉武帝继承皇位时,西汉王朝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物阜民丰。在此形势下,汉武帝又有哪些忧虑呢? 生:诸侯王势力强大,地主豪强势力增长,也有不停朝廷号令的迹象。思想混乱,各个派别的思想又出现,批评朝政,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朝廷没有控制国家经济命脉,铸币权、冶铁权、煮盐权都在私人手中,更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出示幻灯片,介绍郡国并行制 汉承秦制,但略有变化,除了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西周的分封制。在地方建立郡县制的同时,还设置了王国、侯国。在封国内部,诸侯王拥有如下特权:征收税赋,自铸货币,设置官吏,招募军队。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史记主父偃传》晁错说上(汉景帝)曰:昔高帝初定天下,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则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史记吴王濞传》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销自稍弱矣。——《汉书主父偃传》材料四材料五材料六师:阅读材料四,分析诸侯王势力增强,对中央有怎么的影响? 生:诸侯王势力增强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时间长了,会有反叛的危险。 师:阅读材料五、六,探讨中央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汉景帝、汉武帝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生:中央政府的根本目的都是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强行削藩,导致了七国之乱,引来了政局的动荡。汉武帝采取主父偃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势力,不费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