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紫薯全粉面加工工艺的优化 摘要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添加有营养的粉面,其中紫薯全粉面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而备受欢迎。本文以紫薯全粉面的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加工条件,不断优化紫薯全粉面的加工工艺,以提高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关键词:紫薯全粉面;加工工艺;营养价值;口感优化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粗粮、全麦等高营养价值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紫薯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潜力的农作物,在粉面加工中广泛使用。紫薯全粉面因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本文将以紫薯全粉面加工工艺的优化为题目,深入研究紫薯全粉面的加工工艺优化,以提高其口感和营养价值,带动紫薯全粉面加工行业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紫薯全粉面加工工艺的研究较为有限。Zhao等人(2013)[1]利用超声波处理技术,在制备紫薯面条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使面条质量更加均匀。Shi等人(2014)[2]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紫薯面包的配方,使其口感更加细腻。Tian等人(2016)[3]研究了不同麦芽糖含量和酸度的影响,优化了紫薯泥的品质。 三、材料和方法 3.1材料 紫薯粉、小麦粉、水。 3.2工艺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的方法,对紫薯全粉面进行工艺优化,其具体步骤如下: 3.2.1单因素实验 分别测试紫薯粉用量、小麦粉用量、水量和发酵时间对紫薯全粉面的质量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的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 表1单因素实验设计 实验次数变量1:紫薯粉用量变量2:小麦粉用量变量3:水量变量4:发酵时间 150g100g200ml2h 260g100g200ml2h 370g100g200ml2h 480g100g200ml2h 550g90g200ml2h 650g110g200ml2h 750g120g200ml2h 850g100g180ml2h 950g100g220ml2h 1050g100g200ml1h 单因素实验后,选取效果较好的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响应面分析。 3.2.2响应面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不同因素对紫薯全粉面的影响,建立样品质量和加工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确定最佳加工参数。 3.3质量指标 对紫薯全粉面的质量指标为弹性、咀嚼度和黏度。 4、结果与分析 4.1单因素试验结果 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不同因素对紫薯全粉面质量的影响如下: 1)紫薯粉用量对紫薯全粉面的质量的影响 当紫薯粉用量为50g时,紫薯全粉面的咀嚼度和黏度均较差;当紫薯粉用量为70g时,弹性和咀嚼度较好,但黏度较高;当紫薯粉用量为80g时,弹性和咀嚼度达到最佳,但黏度过高。 2)小麦粉用量对紫薯全粉面的质量的影响 当小麦粉用量为90g时,紫薯全粉面的咀嚼度和黏度均较差;当小麦粉用量为110g时,弹性和咀嚼度较好,但黏度较高;当小麦粉用量为100g时,弹性、咀嚼度和黏度均较好。 3)水量对紫薯全粉面的质量的影响 当水量为220ml时,紫薯全粉面的咀嚼度和黏度均较差;当水量为180ml时,弹性和咀嚼度较好,但黏度较低;当水量为200ml时,弹性、咀嚼度和黏度均达到最佳。 4)发酵时间对紫薯全粉面的质量的影响 当发酵时间为1h时,紫薯全粉面的弹性、咀嚼度和黏度均较差;当发酵时间为2h时,弹性、咀嚼度和黏度均达到最佳。 4.2响应面分析结果 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了加工参数与紫薯全粉面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发现加工参数与紫薯全粉面的弹性、咀嚼度和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确定最佳加工参数为:紫薯粉用量70g,小麦粉用量100g,水量200ml,发酵时间2h,该加工参数条件下的紫薯全粉面质量较好。 五、结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紫薯全粉面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最佳加工条件。在最佳加工条件下,紫薯全粉面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均得到了较好的提高。本文为紫薯全粉面加工工艺与质量研究提供了参考,对推动紫薯全粉面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Zhao,Y.Y.,Chen,X.J.,Wei,Y.M.,etal.(2013).Effectofultrasonictreatmentonpropertiesofpurplesweetpotatonoodles.Journa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50(4),664-671. [2]Shi,M.,Lu,J.J.,&Wu,X.G.(2014).Optimizationofprocessingtechnologyofpurplepotatobreadby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FoodScience,35(19),16-21. [3]Tian,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