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日志通讯行为轮廓的隐式依赖变化挖掘方法 基于日志通讯行为轮廓的隐式依赖变化挖掘方法 摘要: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增长,日志数据成为了分析系统和网络行为的重要基础。在现实世界中,很多系统的运行依赖于多个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而这些依赖关系通常是隐式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和分析这些隐式依赖关系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通讯行为轮廓的隐式依赖变化挖掘方法,通过分析系统组件之间的通讯行为,可以发现以往难以察觉的隐式依赖变化。 一、引言 日志数据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信息,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性能、可用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然而,日志数据通常是非结构化的,使得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变得困难。尽管有一些方法可以从日志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到隐含在系统日志中的隐式依赖关系。 二、相关工作 现有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从日志中提取结构化信息,例如异常检测、日志聚类等。这些方法对于日志分析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对于隐含的依赖关系的挖掘却有限。 三、方法描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通讯行为轮廓的隐式依赖变化挖掘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组件之间的通讯行为,可以获取到组件之间的隐式依赖关系。然后,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发现隐式依赖关系的变化。 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收集系统运行中生成的日志数据。 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日志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以便后续分析。 3.通讯行为轮廓提取:通过分析系统组件之间的通讯行为,可以提取出每个组件的通讯行为轮廓。 4.隐式依赖关系建模:通过对通讯行为轮廓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组件之间的隐式依赖关系。 5.隐式依赖关系变化分析: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隐式依赖关系的变化。 四、实验与评估 为了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我们使用了一个真实的系统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准确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式依赖关系,并且能够捕捉到隐式依赖关系的变化。 五、讨论与总结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通讯行为轮廓的隐式依赖变化挖掘方法,通过分析系统组件之间的通讯行为,可以发现隐式依赖关系的变化。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准确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式依赖关系,并且对隐式依赖关系的变化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本方法可以为系统的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等提供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未来工作展望 本论文提出的方法还有一些可以改进和扩展的地方。首先,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对通讯行为轮廓进行更精确和准确的提取。其次,可以考虑在其他领域中应用该方法,例如网络安全和软件工程等。最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可扩展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Kim,D.,Kang,B.B.,Lee,J.,Lee,H.:Logbasedimplicitinterdependenciesanalysis.I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gDataandSmartComputing,pp.129–135.IEEE(2017) [2]Cheng,Z.,Xu,Y.,Jin,X.,Sun,X.:CLOD:on-demandanomalydetectionfordistributedlogmanagementsystemsindatacenters.J.ParallelDistrib.Comput.110,227–241(2017) [3]Zheng,Y.,Chen,X.,Wang,Y.,Li,K.,Ding,G.,Han,J.:Uncoveringcollaborativespammersinchinesetwitter-likesocialmedia.In:Proceedingsofthe19thACMSIGKD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KnowledgeDiscoveryandDataMining,pp.571–580(2013) [4]Perera,C.,Zaslavsky,A.,Christen,P.,Georgakopoulos,D.:Contextawarecomputingfortheinternetofthings:asurvey.IEEECommun.Surv.Tuts.16(1),414–454(2014) [5]Zhang,H.,Zhao,Z.,Litke,A.:Anempiricalstudyofthefactorsaffectingdriverbehaviortransition.IEEETrans.Intell.Transp.Syst.(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