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研究 题目: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研究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高职生存在的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即他们面临的身份认同和实际表现之间的不一致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研究数据的分析,论文发现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确存在,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刻板印象威胁效应与性别、年级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个人的应对策略和教育环境也对其产生影响。最后,论文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降低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提升其个人发展和职场成功。 关键词: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身份认同;实际表现 引言: 刻板印象是一种人们对于特定群体成员的一些固定、通常是负面的看法和评价。在现实社会中,刻板印象往往会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外部评价,导致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产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研究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对于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高职生是指那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生,在实际表现和职业发展方面常常受到刻板印象的威胁。因此,对于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概念: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是指个体面临他人对特定群体成员的刻板印象时,其身份认同和实际表现之间产生的不一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当一个群体面临被负面刻板印象所定义时,他们内化了这些负面评价,导致了身份认同的低下和自我评价的下降。这种不一致感和身份认同的威胁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影响因素: 1.性别:研究表明,高职生中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影响。这是由于社会对于女性在某些职业领域的刻板印象较深,并常常将其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 2.年级:高职生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压力和要求可能因年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发现,初级高职生在实际表现和刻板印象之间的不一致感更为显著,这是因为他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较大。 3.教育环境:高职教育环境中的教师教育和指导方式对于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教师的指导和鼓励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减轻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对高职生的负面影响。 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应对策略: 1.自我认同的强化:高职生应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并增强自己与被刻板印象定义的群体之间的界限感。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不受他人的刻板印象评价所左右。 2.增强专业技能和知识:高职生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际表现,从而减轻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负面影响。 3.寻求支持和鼓励:高职生可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在面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是存在的,性别、年级和教育环境是影响该效应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高职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负面影响,建议高职生应该加强自我认同、提升专业能力并寻求他人的支持与鼓励。此外,教育机构和教师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高职生克服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实现个人发展和职场成功。 参考文献: 1.Cohen,G.L.,Steele,C.M.,&Ross,L.D.(1999).Thementor'sdilemma:Providingcriticalfeedbackacrosstheracialdivide.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25(10),1302-1318. 2.Major,B.,Quinton,W.J.,&McCoy,S.K.(2002).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attributionstodiscrimination:Theoreticalandempiricaladvances.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34,251-330. 3.Purdie‐Vaughns,V.,Steele,C.M.,Davies,P.G.,Ditlmann,R.,&Crosby,J.R.(2008).Socialidentitycontingencies:HowdiversitycuessignalthreatorsafetyforAfricanAmericansinmainstreaminstitu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94(4),6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