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掌握虚词既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又是一大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考纲解读: “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强调了虚词的考查重在两点上: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规律探究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看,主要特点是: (1)分值。一般设一道题,赋3分。 (2)题型。①选择与例句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项;②选择对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用法比较判断异同。 (3)考查重点。 “之”“以”“因”“及”“乃”“遂”“且”“为”“于”等常用文言虚词和“如”“会”“相”“见”“是”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虚词(实词和虚词 兼具的多义词)。连词①表并列。表示两种事物或动作的平行关系。可译为“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 ②表承接,为表示两个动作的连续性。可译“就”、“才”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木遭之而叶脱。(《秋声赋》) ③表递进。表示又进一层,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却”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⑤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⑥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⑦表因果,可以译为:“因而”、“因此”、“所以”。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病梅馆记》) ⑧表目的。可以译为:“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⑨表方位。可以译为:“以”。 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而:代词而:语气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吾尝跂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余闻而愈悲 6、掩口胡卢而笑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积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副词何:疑问代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样”。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离骚》)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来时甚急,去后何迟(《长亭送别》) 何:复音虚词1、大王来何操? 2、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 3、何由知吾可也?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 沾襟,何其衰也!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助词语气词①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②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或“……地”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侍坐》)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④表示比较,可译为“比,跟……相比”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侍坐》)1、日食饮得无衰乎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在国乎 3、壮士,能复饮乎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无以,则王乎? 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吾尝疑乎是 2、伤乎矢也 3、以吾一日长乎尔 4、幽独处乎山中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副词乃:用作代词乃:用作副词乃:复音虚词代词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