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日益提高,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再生制动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特性,能够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以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本论文对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车辆性能和能源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性能、能源管理 1.引言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动力系统,既能满足长途行驶的需要,又能够在城市道路等低速驾驶条件下发挥电动机的优势。再生制动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特性,能够将制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供电使用。再生制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还可以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已有多种控制策略被提出和应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基于驾驶模式的控制、基于电池能量状态的控制和基于制动力的控制等。这些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制动的效率和稳定性。 3.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优缺点 不同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基于驾驶模式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驾驶模式的变化调整再生制动强度,提高能源回收效率。但是,该策略需要实时监测驾驶模式,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基于电池能量状态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电池的能量状态调整再生制动强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然而,该策略可能导致能量回收不足或电池过充。基于制动力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制动力的大小调整再生制动强度,提高制动的安全性。但是,该策略需要实时检测制动力,增加了传感器的成本。 4.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的效率和稳定性,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根据车辆的状态和环境的变化预测最优的再生制动策略;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实现精确而稳定的再生制动控制;还可以通过整车系统的优化设计,如增加再生制动装置和改进电池管理系统等,提高再生制动的效率。 5.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经济性方面,再生制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安全性方面,再生制动可以提供更稳定和可控的制动性能,减少制动距离和制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6.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对能源管理的影响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对能源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通过将制动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再利用于电动机工作时,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7.结论 本论文对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车辆性能和能源管理的影响。再生制动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特性,能够将制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以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通过选择合适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选择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驾驶模式、电池能量状态和制动力等。因此,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优化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Kang,D.,Yoon,S.,Nam,S.,&Youn,M.(2016).RegenBrakeUseandElectricVehicleRangeforPHEVs.JournalofAutomotiveEngineering,620(14),1230-1239. [2]Gong,W.,Sun,D.,&Zhao,Q.(2017).ComparisonofEnergyRegenerationStrategiesforHybridElectricVehicles.InternationalJournalofAutomotiveEngineering,14(5),326-335. [3]Zhao,F.,Anwar,S.,&Boutin,S.(2018).OptimalEnergyManagementStrategyforParallelHybridElectricVehicleswithRegenerativeBraking.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67(1),48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