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发展与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发展与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 一、引言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近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它分析了不同期限的借款利率之间的关系,探究和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机制。中国国债市场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之一,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发展研究和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探讨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市场运作的影响。 二、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发展 1.论文提出(1887-1912年)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经济学家扬·波普尔和美国经济学家算命·费雪提出。他们提出了“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借款利率包含了短期借款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该理论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经济情况的预期和信心。 2.投机与套利(1927-1937年) 扬·鲁特曼和伊利鲍格(IliyaBeshkov)提出“投机”和“套利”理论,认为短期借款的利率受到投机成本的影响,而长期借款利率受到套利券的价格影响。该理论考虑到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对借贷利率的影响,但无法解释长期借款利率高于短期借款利率的情况。 3.风险与不确定性(1940-60年代) 塞米·lowe提出“风险滞后效应”理论,认为长期借款的利率保持较高是因为长期借款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风险。玛丽颜卡布尔也提出了“预期风险理论”,在预定的利率期限上包括投资者对一揽子风险元素的主观预期。 4.期望理论(1970年代) 期望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消费者心理学和金融经济学理论,关注市场参与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预期以及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反应。其中最典型的是理查德·塞勒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研究。 三、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 以中国国债为例,分析其收益率曲线并进行实证研究。 1.简要介绍中国国债市场 中国国债市场是国家债券,国家为了向社会融资而发行,广泛参与的市场场所。 2.收益率曲线研究 中国国债市场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国债,但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变化是关键。根据数据分析,2007年以来中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但长期国债收益率始终高于短期国债收益率。 3.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受中国金融政策的影响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通常,政策性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务可能对中国国债市场产生很大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也可能影响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贷款利率。 4.实证研究结论 政府和央行的金融政策实际上会影响到中国国债市场之间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联系。从经济风险的角度来看,长期国债收益率始终高于短期国债收益率,这表明投资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风险更高。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介绍了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分析了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在未来研究中,需要继续探讨利率期限结构变迁的形成机制,以及动态的影响因素对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