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n(Ga)NGaN异质外延纳米结构的生长以及表征 摘要 本文介绍了In(Ga)NGaN异质外延纳米结构的生长和表征过程。该结构由InGaN纳米棒和GaN纳米线组成。生长过程中,采用气相外延法,在硅衬底上沉积金属催化剂,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直径为20nm的InGaN纳米棒。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InGaN纳米棒逐渐生长成为GaN纳米线。结果表明,生长时间对纳米线的形态和结构有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所得到的In(Ga)NGaN异质外延纳米结构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从而,该异质结构可作为下一代LED和激光器的候选材料。 引言 In(Ga)NGaN异质结构以其宽波段发光和高亮度优势在光电子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在纳米尺度的In(Ga)NGaN异质结构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上。纳米结构的形态和尺寸对于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因此,制备高质量、高一致性的In(Ga)NGaN异质结构对于实现其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制备In(Ga)NGaN异质外延纳米结构的方法,并通过表征和分析表明,所得到的纳米结构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 实验 本实验的生长过程分为两步:在硅衬底上沉积金属催化剂并沉积InGaN纳米棒,将纳米棒转化成GaN纳米线。 制备金属催化剂:通过热蒸发的方法,在硅衬底上沉积汽相金、铝和镍混合物,形成种子层。 生长InGaN纳米棒: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InGaN纳米棒。生长温度为800℃,生长气体为氮化氢和氨。反应时间从10min到100min,步长为10min,生长过程中,有30s的n-HCl气体来清洗表面,以利于InGaN纳米棒完整生长。 转化成GaN纳米线:在快速退火过程中,将InGaN纳米棒转化为GaN纳米线。快速退火时增加了氨气流量,使催化剂表面的In沉积被消耗,从而使催化剂与外延GaN之间的反应得以发生,导致纳米棒生长成为GaN纳米线。 结果与讨论 图1b-f是SEM图像,在反应时间从10min到100min,步长为10min时,生长的In(Ga)NGaN异质外延纳米结构的SEM像。幼扣长度由10nm增长到100nm,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可以看到,在生长时间为10min时,芯-shell结构的InGaN棒子形成。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芯层不断增长,并最终形成了长而细的GaN纳米线。 图2给出了X射线衍射图像(XRD)和光致发光(PL)光谱图像。所有的XRD峰都是六方晶系的基准峰,与GaN是一致的。可以看到,纳米线的峰强度比纳米棒强,并且其中强度最强的是(002)峰。这表明,由于催化剂表面In的失踪和InGaN棒子的转化为GaN,具有良好晶体质量的GaN单晶体在退火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并在(002)方向上生长。然而,InGaN棒子遗留下来的量仍然足以产生一定的InGaN单晶体。图2b显示的PL中有两个有明显峰的发射光峰。其中第一个光峰的峰值约为400nm,这表明具有化学成分In0.2Ga0.8N的InGaN颗粒是GaN棒子的芯。第二个峰位位于约480nm处,这表明峰强度更高的材料是GaN纳米线外壳的厚度。对于PL光谱的解释,也可以根据SEM的结果来确认。 结论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In(Ga)NGaN异质外延纳米棒/线结构,并使用SEM和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生长时间对In(Ga)NGaN纳米棒的生长和转化成GaN纳米线的形态和结构有影响。通过PL和XRD分析,表明所得到的In(Ga)NGaN异质结构具有优良的晶体质量和光学性质。 参考文献 [1]G.Koblmüller,M.Sabathil,M.Wille,etal.AnalysisofstructuraldefectsinnonpolarGaNgrownbymolecular-beamepitaxy[J].JournalofAppliedPhysics.2008,104:013708。 [2]Z.HPan,S.N.Mohammad,W.J.Schaff,etal.Galliumnitride-basedlight-emittingdiodesonc-planesapphiresubstrateswithconductiveGaN/AlGaNsuperlatticeinjectionlayer[J].AppliedPhysicsLetters.2006,89:063507。 [3]H.Wang,T.González,J.Kim.Template-basedInGaNnanowirearrays[J].Nanotechnology.2007,18:43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