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莓灰葡萄孢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物质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从草莓灰葡萄孢中筛选获得一株拮抗菌株,经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抑菌圈实验,证明该株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NMR和质谱等手段鉴定出2个化合物结构,并测试了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草莓灰葡萄孢;铜绿假单胞菌;拮抗菌株;化合物;抗菌活性 引言 草莓是我国的重要水果之一,其品质与产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果蔬出口和消费。然而,草莓种植过程中常常遭受灰霉病的侵害,严重威胁着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疫霉菌是导致草莓灰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作物防治的需求。因此,寻找新的、安全的抗病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拮抗菌是一种通过与病原微生物相抵消的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因此,本研究从草莓灰葡萄孢中筛选出一株拮抗菌株,并进行鉴定和研究,为草莓病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材料和方法 1.菌株和培养条件 本研究通过分离草莓灰霉病菌的方法从草莓病叶片中分离到灰葡萄孢,并进行纯化得到银白色孢子。通过浸泡法,将孢子用无菌蒸馏水均匀涂布在比例为1:1的琼脂培养基上,然后在25℃下孵育3天。筛选出的拮抗菌株同样在琼脂培养基中培养。 2.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得出拮抗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同时,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3.抑菌圈实验 将拮抗菌培养物和草莓灰葡萄孢分别涂布在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对抗实验。观察24小时后的抑菌圈直径并计算平均值。 4.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将拮抗菌培养物离心后,取上清部分,加入等体积的丙酮,震荡混合后放置于4℃冷库中保持16小时,然后离心收集上清,并加入等体积的丙酮重复提取。将得到的提取液散发干燥,得到代谢产物。 5.结构鉴定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质谱分析,鉴定出得到的代谢产物为2个不同化合物,分别为1-氨基-4-甲基-3-(1H-吡咯烷-2-基)-1,2,4-三唑和1,2-二乙酸九十八烯酯。 6.测定抗菌活性 分别对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使用方式为比较试验和管式扩散法,结果通过观察抑菌圈和MIC值比较。 结果 1.铜绿假单胞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筛选出的拮抗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菌能力。 2.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通过萃取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为1-氨基-4-甲基-3-(1H-吡咯烷-2-基)-1,2,4-三唑和1,2-二乙酸九十八烯酯。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质谱分析,得到了其结构式。 3.抗菌活性测试 两种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1,2-二乙酸九十八烯酯比较活性更强。 讨论 本研究从草莓灰葡萄孢中筛选出一株拮抗菌株,并且鉴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分离纯化方法,得到了两个化合物,并且进行了结构解析。在抗菌活性测试中,证明两个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这些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防治菌,可以在草莓灰霉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本研究从草莓灰葡萄孢中筛选出一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拮抗菌株,将其代谢产物进行纯化和结构分析,并测试了其抗菌活性,结果证明该株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这将为草莓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LeekitcharoenphonP,FriisC,ZankariE,etal.GenomicvariationsinchronicallyPseudomonasaeruginosacolonizingcysticfibrosispatientsduringlunginfectiondevelopment.NatureCommunications,2017,8:14122. 2.CarettiF,TebaldiG,GiuffrèM,etal.TranscriptomeanalysisofPseudomonasaeruginosagrowth:Comparisonofcarbohydrateandaminoacidfeedings.BMCMicrobiology,2017,17(1):21. 3.LiH,LiY,MengJ,etal.DraftgenomesequenceofanovelPseudomonasaeruginosastrain,LK-6:Newinsightsintoquorumsensingandbiofilmformation.GenomeAnnouncements,2018,6(9):e00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