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 一、前言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位于天山北麓和昆仑山南麓之间,其沉积岩层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油气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其中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上游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沉积岩层保存完好,形成了独特的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因此,对于该地区的生物、地球物理学以及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地质特征、烃源岩、油藏分布及形成等方面的内容。 二、地质背景及沉积环境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上游的东南部,为亚洲大陆内部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形成的断陷盆地。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类型多样,古生代为基底,白垩系、渐新世-现今为主要地层。该地区总沉积厚度大于6000m,最大不超过12000m,初步发现油气区超过100个,其中50个以上油气区已经被开发。库车坳陷地区的盆地演化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前陆盆地基本发育、背景下陆盆地演化和局部张裂与断陷阶段。由于大陆运动及构造变动影响巨大,造成了沉积环境复杂多样。 库车坳陷沉积特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沉积物源众多,由不同的岩性提供物质,如火山岩、钙化物、沉积岩、岩屑、现代植被等。其中火山岩和钙化物主要来自于底部的古生代地层,岩屑则可能来源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代植被可能与季风有关。 2.沉积物质含量丰富,具有良好的烃源岩潜力,这主要由于湖泊环境和干旱气候导致营养餐供应不足,同时生物繁殖缓慢,寿命长,使有机物很少被分解,形成烃源岩。 3.地震资料显示,库车坳陷沉积体系的地震体积、连接性、构建均匀性、古地貌稳定性和深埋程度等特征与含油气盆地的相似度较高。 三、沉积体系及地层特征 库车坳陷沉积岩层主要分布于古近系-新近系之间,总厚度在3000m至5000m之间,标志性地层是上志留统-下石炭统的科尔沁组,该组主要由火山碎屑岩、安山质岩、泥岩和砂岩组成,有一定的储集性。 库车坳陷的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三种沉积类型:湖相沉积、泥石流沉积和埋藏岩溶沉积。其中湖相沉积是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其物质来源丰富,水体稳定,并形成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湖盆。泥石流沉积是湖泊环境下地质灾害的常见表现,对沉积体系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埋藏岩溶沉积在该地区有受限的分布范围,主要由于古近系沉积期间气候干燥,地表水源缺乏,不利于岩溶作用的发育。 除了湖相沉积、泥石流沉积和埋藏岩溶沉积这三种类型,库车坳陷还有明显的层序发育规律。该地区的层序可分为四段,分别是第四段的下部,第三段、第二段和第一段。其中,第四段的下部为库车组,下覆至科尔沁组,上部为奇台组;第三段为花园沟组;第二段为闪灵沟组;第一段为准硬盘组。这四个层序段在烃源岩开发方面均有一定的潜力。 四、烃源岩及油气分布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烃源岩主要属于中-偏高成熟度,以黑色泥岩、火山碎屑岩、石炭系和下石炭系为主,有一定的热裂解潜力。其中最重要的烃源岩是下石炭统的科尔沁组,主要由粘土矿物、有机碳、钙质成分和石英等组成,含量较高。分布面积较大,厚度在10m至60m之间。其烃源岩类型以干酪根丰度为主,成熟度指标以Ro=0.8%至1.0%为主,表明其早期原油生成的可能性较高。 油气分布特征主要呈现以下两点: 1.层序性较明显,油气藏主要分布在黄柿、葵花和马厂油田。其中黄柿油田油藏主要分布于第四段下部的科尔沁组下部和奇台组的上部;葵花油田油藏主要发现在第四段下部,主要储层为致密砂岩和页岩;马厂油田油藏则分布于第四段下部和科尔沁组的上部,储层为灰色砂岩和泥岩。 2.与构造分布有关。断裂带和构造隆起处油气储量较为丰富,如兴县隆起地区、葵花槽区域等。而在水平构造和平缓的沉积体系中,油气储量较少。 五、结论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古近系-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储集性较好的烃源岩分布较广,具有一定的勘探开发价值。 2.沉积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复杂。 3.油气分布特征具有层序性和构造分布关联性,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4.该区域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发育规律对于类似盆地的研究和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金全,郭志荣,纪芊芊,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体系层序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焦增军.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地质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3]弋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下寒武统——早石炭统地层演化及其控油公式[J].中国石油勘探,2005,10(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