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概述 黄骅坳陷和歧南凹陷位于华北沉积盆地中,是中生代晚期以来华北地区主要沉积中心。本文基于沙一层次沉积岩系及其古地理环境,对其地震沉积学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该地区沉积过程及其演化规律,为资源勘探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依据。 论文正文 1.坳陷地质背景 黄骅坳陷及歧南凹陷地处华北地区,是华北沉积盆地中的两个主要下凹区域,坐落在华北平原中部慈溪断裂带北侧。地处洛阳和高平山–廊坊断裂带之间,界限不明。整个地区呈凹形半盆状,南北长约400公里,东西宽200公里左右,南北走向。黄骅坳陷是黄骅-石家庄地块的一部分,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50公里,宽240公里,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主要由沉积物填充,在北京岩群以东地壳稳定性好,无明显断裂及构造变形,而在岩群以西则复杂多变。 2.沙一层次地层特征 沙一层次位于近系统,包括中、下、上三段,分别代号为s1、s2和s3。以s1为例,其下部分为黄土岩层,中部为橙黄色砂、黏土互层和长石砂岩互层,上部为深蓝色粉砂、黏土互层,上部夹层有1~2米的黏土质互层,厚度为4~6米。整个层次在歧南凹陷和黄骅坳陷均具有良好的展布,具备可成岩性沉积特征。 3.地震沉积学分析 地震波在地层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层位的物性不同、岩性脆性不同、水分饱和度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反射波、折射波、衍射波及多次反演波等部分反射波组成的叠加效应形成了地震反射剖面。通过对反射剖面的分析,可获取沉积物相、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埋藏深度等信息。 以沙一层次的s1为例,通过地震反射剖面分析,发现其整体构造呈正断层特征,反射分界面清晰、分布累积。各地震相互依托及以砂体为主的砂层及砂岩互层具有良好的展布规律。反射剖面的深度确立及井孔岩层对比表明,砂一层系的沉积环境为河道、湖泊水系,断层及压缩褶皱等构造作用对其沉积带来影响。此外,bbs1反射面及其上覆的s1砂层厚度纵向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该地区遭受不同时期地球物理灾害的影响,核对测量资料该地区先后遭受1次至少2.2级M的地震;由砂岩互层及泥质岩夹层之间的拉张构造与错位构造对砂体的断裂变形和破裂进行了解析。 4.成因机制分析 沙一层次的沉积环境在晚古生代发生了巨变。随着地质历史演化以及构造因素的影响,该区域在中生代后期受到了多次地质大变动,灾害频繁,造成了地质灾害和社会经济损失。构造应力场对黄骅坳陷和歧南凹陷沉积的影响,使得其沉积物相及各种岩石分层、致密度、储层类型及孔隙度等特征发生大幅度变化。 5.结论 通过对黄骅坳陷及歧南凹陷沙一层次的地震反射剖面及沉积特征的研究,发现其沉积环境为河道、湖泊水系。该地区遭受不同时期地球物理灾害的影响,核对测量资料该地区先后遭受1次至少2.2级M的地震。该区域在中生代后期受到了多次地质大变动,构造应力场对其沉积物相及各种岩石分层、致密度、储层类型及孔隙度等特征发生大幅度变化。本研究对该区域的资源勘探及地质灾害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