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肌电信号控制的膝上假肢设计 1.引言 人类肌肉是一种生物电发生器,肢体的动态与肌肉的电活动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肌电信号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信号类型。 在实际生活中,假肢已成为失去四肢、丧失肢体功能的人们的常用辅助工具。而对于膝上假肢的设计,基于肌电信号的控制方式相较于其它方式,具有精准、简便、高效的优势。因此,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基于肌电信号控制的膝上假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这类假肢的研发提供设计参考与指导。 2.理论背景 2.1肌电生理学 肌肉通过收缩与舒张完成肢体的运动,而由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便是控制肌肉收缩与松弛的指令。这些神经信号通过与肌肉纤维的联系传递,便形成了一种被称为肌电信号的生物电信号。这种信号的特点是能够准确反映肌肉的状态,如肌肉收缩程度、肌肉疲劳程度等。 肌电信号的产生是由于细胞膜上存在二极管分布,在刺激下,通过细胞膜内外离子流动,产生了外电位与内电位的变化,进而形成生物电。肌电信号的幅度、频率、波形等均反映了肌肉收缩程度的大小和肌肉疲劳程度的程度。 2.2肌电信号的采集 肌电信号的采集过程需要借助肌电传感器。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被试者皮肤表面,通过与肌肉直接接触,将从肌肉中产生的信号引导至一定电路中进行处理。采集到的信号需要进行放大、滤波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信噪比。肌电信号的采集频率通常为1kHz。 2.3肌电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采集到的肌电信号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手段包括信号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等。时域分析指信号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如获取波形信息、峰值信息等;频域分析指信号在频域上的变化,用于分析多频成分的信号,并得到截止频率、通带增益等信息;时频域分析结合了时域和频域的优点,更加全面地分析信号变化。 2.4基于肌电信号的控制 基于肌电信号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肌电幅度的控制,即通过肌电信号幅度的大小来控制假肢的动作;另一种是基于肌电频率的控制,即通过肌电信号频率的变化来控制假肢的动作。 基于肌电幅度的控制经常使用阈值控制,即将肌电信号的幅度与一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幅度高于阈值时假肢进行动作。这种方式运算简单,但缺点是不够灵敏,因为有些被试者的肌电信号较弱。 基于肌电频率的控制则更加灵敏,因为频率的变化更大,更能反映肌肉的状态。常用的方式是通过进行傅里叶变换,将肌电信号变成频率分布图,根据频率的变化来进行控制。 3.实践 3.1膝上假肢的设计原理 膝上假肢的设计原理是基于肌电信号的控制。通过肌电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获取肌肉的状态信息,从而实现假肢的动作控制。 一般的膝上假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机械式假肢单一运动方向;电子式假肢可以实现部分自由度的运动。电子式假股通过添加电机和电子控制器,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多变的动作方向,且更容易与肌电信号产生联系。 3.2设计实现 膝上假肢的设计实现需要考虑多个问题:如肌电信号的采集、预处理及控制模型的构建。其中肌电信号采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层面,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肌电采集器以保证信号采集的质量。 然后,需要进行信号的预处理,对采集到的肌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提高信噪比。通常使用高通滤波来去除低频的干扰,同时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使用不同的带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整型和平滑处理。 最后,需要根据预处理后的肌电信号提取信号特征,在控制算法中实现肌肉状态的分析,并进行对假肢的控制。常见的控制算法有基于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4.结论 基于肌电信号的控制为膝上假肢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已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控制方式特点是灵活、高效、简单,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需考虑到因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算法以提高控制精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能够研发出适合大众消费的膝上假肢,让更多需要它的人得以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