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芹菜素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研究背景 芹菜素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存在于大量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芹菜、西兰花、胡萝卜、苹果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芹菜素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其中,芹菜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因为前人的研究发现芹菜素可以抑制雄性激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睾酮水平,进而改变精子的质量和数量。然而,对于芹菜素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很有限。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是一种重要的模型系统,其在体外可以成熟为卵母细胞,用于研究生殖细胞的成熟和发育过程。因此,本研究将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为研究对象,探究芹菜素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了解芹菜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1.确定芹菜素的适宜浓度 采用MTT法和显微观察的方法,对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处理后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毒性和形态学观察,并确定芹菜素的适宜浓度。 2.观察芹菜素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将成熟前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芹菜素处理组,观察芹菜素对其体外成熟的影响,包括细胞凋亡率、核型分布、核质比等指标,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分析。 3.探究芹菜素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 利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芹菜素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生长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转录因子等。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为模型,探究芹菜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深化对芹菜素作用机制的认识,为人类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2.为了解芹菜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方法。 3.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研究提供了新模型和新思路。 四、研究方法 1.采用MTT法和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芹菜素的适宜浓度。 2.将成熟前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芹菜素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观察芹菜素对其体外成熟的影响。 3.利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芹菜素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生长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五、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年: 1.1~4月:收集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培养并扩增至需要的数量,制备不同浓度的芹菜素溶液,以MTT法和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芹菜素的适宜浓度。 2.5~9月:将成熟前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芹菜素处理组,进行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实验,观察芹菜素对其体外成熟的影响。 第二年: 3.1~6月: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芹菜素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生长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4.7~12月: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六、参考文献 1.HwangJT,KwonDYandYoonSH,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PotentialTargetfortheDiseasesPreventionbyNaturalProducts,CurrentMedicinalChemistry,2009,16(9):1-14. 2.LemesdaSilvaC,CordeirodeSant'AnaAC,DosSantosFMG,etal.,Wholeredonionextractismoreeffectivethanquercetininattenuatinghypertension,oxidativestress,andendothelialdysfunctioninratsexposedtochronicintermittenthypoxia,FoodResInt,2019,125:108484. 3.LiuZ,ZhangM,LiWandZhouY,ProtectiveEffectsofQuercetinonMitochondrialBiogenesisandFunctionalPerformanceinContractingC2C12Myotubes,FrontiersinPhysiology,2017,8(310):1-11. 4.SagongHY,LeeEJ,KimSJ,SohnYSandKiSH,Quercetinandrutinantagonisticallyregulateperfluorooctanoicacid-inducedhepatotoxicityviaAhRandPPARγinHepG2cells,FoodChemToxicol,2018,113:30-40. 5.SinghSP,Wahajuddin,TandanSKandAndersonBD